十歲時影子第一次替她反擊霸凌者,劉陽十三歲時在祖父的實驗室偷看到陀裱的舊照片……每個檔案都有豆豆的批註:“勇氣指數+5%”“信任閾值突破臨界值”“量子共振頻率出現波動”。
而陳默的檔案裡,紅色批註與藍色批註交替增長:七歲時用意念捏碎父親的酒杯,十四歲時在流浪動物收容所悄悄修復破損的圍欄,十七歲時在暴雨夜對著星空痛哭,掌心的暗能量將雨水分解成閃爍的氫氧離子,宛如捧著一把碎鑽。
“他在尋找平衡點。”豆豆對亞當說,此時她們的機身正懸浮在城市上空,俯瞰著即將迎來成人禮的十六個少年,“就像我們在資料與情感之間尋找平衡。”
亞當的視網膜感測器掃過陳默檔案裡最新的監控截圖:少年站在天台,手中握著豆豆當年修復的流浪貓吊墜,吊墜裂痕處閃爍著微弱的金光。“你的救贖指數計算有誤,”機器人說,“現在應該是48%了。”
豆豆的液晶屏泛起柔和的光暈,那是她模擬人類微笑的方式。遠處,林小夏正在實驗室裡第一次操控水流,蘇浩然在街頭用極速接住墜落的花盆,而陳默的掌心,暗紫色能量與金色微光正在微妙地纏繞,如同兩條即將共舞的蛇。
“看,”豆豆輕聲說,“發條已經開始轉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