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紹興十八年的晨霧如淡青色的紗,裹著靈隱寺的竹梢。濟公(意識歸位後的葉雲天)赤腳踩過帶露的苔蘚,降龍木柺杖的頂端突然發出微光——昨夜閉合的時空裂縫處,一枚刻著現代logo的竹筒正靜靜躺在竹節間。

“好個快遞員。”他輕笑一聲,指尖撫過竹筒上的二維碼,雖然看不懂卻能感受到熟悉的能量波動。竹筒內掉出一本防水手冊,封面是穿著白大褂的葉雲天,背景是現代醫院的玻璃幕牆,下方印著燙金字:《急救黃金四分鐘》。

翻到第二頁,濟公的目光被一幅插圖吸引:一個穿古裝的人正在對孩童實施心肺復甦,配文是“若見此圖,便是有緣”。他摸著下巴點頭,忽然注意到手冊邊緣夾著一片熒光銀杏葉,葉脈紋路與實驗室創始人的胸針完全一致。

“原來那痴人在未來替我穿白衣,”他將手冊塞進僧袍,降龍木突然震動,彈出幾塊穿越機的碎片,“那我便在過去替他敲木魚。”

工坊·禪意與科技的共振

廣亮和尚看著滿地的金屬碎片,手裡的佛珠差點散落:“師父,您確定要用這勞什子做‘傳音海螺’?”

濟公將降龍木刨成空心圓筒,把晶片碎片嵌入螺口:“佛經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如今科技便是新的金身。”他咬破手指,在螺殼上畫下梵文與電路圖交織的符咒,“聽著,這海螺能收百世聲,你若聽見‘滴嘟滴嘟’的聲響,便是未來的嬰兒在哭。”

廣亮半信半疑地接過海螺,突然聽見裡面傳來嘈雜的電子音,細辨竟是現代醫院的背景音:“請患者到三號診室就診”的機械女聲,混著嬰兒的啼哭。他驚得鬆手,海螺滾落在地,卻正好滾到一個闖入工坊的小乞兒腳邊。

“小施主莫怕。”濟公笑著撿起海螺,塞進乞兒破舊的褡褳,“若遇急難,把這螺號貼在耳邊,自會有人教你救人。”乞兒懵懂點頭,露出缺了門牙的笑容,手腕上的智慧手環突然發出微光——那是葉月月昨夜傳送時遺落的裝置,此刻正自動播放著急救口訣的南宋方言版。

鐘樓·聲波里的因果迴圈

正午鐘聲響起時,濟公獨自登上靈隱寺鐘樓。新鑄的銅鐘上,工匠誤將“葉”字刻成了“世”字,此刻在陽光下卻顯得渾然天成。他摸出實驗室的工牌,用破扇柄將其系在鍾舌上,金屬牌與銅鐘碰撞,發出混著古今的清響。

“師父!”廣亮氣喘吁吁地跑來,手裡揮著從時空裂縫撿到的現代報紙,“您看這上面說,未來有個‘雲天使基金會’,專門在疫區免費治病!”

濟公接過報紙,看著頭版中葉雲天給非洲兒童打針的照片,嘴角揚起欣慰的笑。報紙右下角的廣告欄裡,“濟癲牌”智慧血糖儀的logo正在閃爍,廣告詞是“慈悲無古今,血糖有數值”。

“廣亮啊,”他望著山下嫋嫋的炊煙,那裡有個乞兒正在用智慧手環的定位功能尋找流民聚集地,“你說這世上最妙的因果是什麼?不是我救了八百年後的他,而是他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在救我了。”

廣亮順著師父的目光望去,只見乞兒站在田埂上,手環投射出急救知識的全息影像,周圍的農民們正圍著光影認真學習。不知何時,乞兒脖子上多了串佛珠,每顆珠子裡都嵌著穿越機的微型元件,在陽光下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尾聲·雙生樹下的慈悲鏈

戌時三刻,時空裂縫最後一次開啟。濟公將裝滿南宋瘟疫治療方案的竹筒推入裂縫,看著它化作流星般的光點飛向未來。作為回禮,一枚銀色的疫苗針劑穿過裂縫,落在他掌心,標籤上寫著“covid-30疫苗,贈濟世者”。

“原來未來還有瘟疫。”他將針劑收入藥囊,聽見遠處傳來海螺的共鳴——某個現代醫院裡,新生兒的啼哭與南宋的鐘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