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聞言大笑,指著薛姨媽對王夫人道:“瞧瞧,你妹妹真個巧嘴,你倒是多有不如了!”

王夫人笑著道:“她自幼便是這個性子。

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嘴皮子越發厲害了.”

一時眾人皆笑,屋裡端得是其樂融融。

寶釵見過了李紈等人,因著和元春、李紈之前見過,就挨著兩人坐下。

得知元春定了親,寶釵連忙恭喜了一回。

元春這半年裡被打趣多了,現下對此頗是落落大方,聞言笑盈盈地道了謝。

兩個人在江寧時就一見如故,雖有半年多未見,卻也不見生疏。

此時吃的差不多了,接過丫鬟遞來的茶漱了口,又擦了擦手,便小聲說起話來。

李紈坐在一旁聽兩個小姑娘說話,寶釵時不時也跟李紈聊上幾句,未見冷落她。

迎春不愛說話,探春、惜春還小的很,寶釵也能跟她們幾個說上話來。

李紈見狀心下暗歎,這個妹妹的人情練達,自己真是平生罕見,連王大姑娘也不見得就強過她。

偏偏她才九歲,莫非商賈之家的姑娘都似她這般?只不知日後哪個兒郎有福,能得了她去。

李紈能給予寶釵這樣高的評價,卻與其性情有關。

這位從不看低商賈人家,也不以身份論人。

雖不喜歡那些倚門賣笑的煙花女子,李紈倒也不鄙薄、輕賤她們。

這正是李紈與那些尋常官宦小姐的不同之處,難得元春和三春亦是如此。

寶釵也覺得這些姐妹對自己滿懷善意,於是,一雙水杏眼愈發笑意盈盈如秋水。

寶玉本在賈母那桌坐著,見狀也溜過來跟寶釵打招呼。

寶釵面上帶笑,舉止卻謹遵禮儀,帶著一股子距離感。

家裡好不容易來了個美貌姐姐,卻這般無趣,寶玉瞅著沒意思,轉身又回了賈母這桌。

王夫人看著這一幕,心中暗暗點頭:“這寶丫頭,是個知分寸的.”

說起次子的事,簡直快成王夫人的心病了。

男女七歲不同席,寶玉現下還住老太太院裡的絳芸軒那兒,原因是賈母捨不得他搬出來。

那院子裡除了大丫頭還有一干小丫頭,各個長得都好,寶玉又漸漸大了,若是在老太太院裡做下事可怎麼好。

正經的爺們就該跟長子一樣住前院,哪能天天紮在女人堆裡。

再者,寶玉去年就該進學,再不濟也該請西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