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觀榮國府乃赫赫公府,又與兄臺是姻親,這才厚顏相求,想為自己謀個起復的門路.”

其實這裡頭還有周瑞的女婿、京中古董商人冷子興的建議。

因著這般,賈雨村想了一夜,這才跑來找林如海。

林如海看著眼前這人目露期盼,想起這位教導自家孩子也算盡心,沉吟片刻方道:“兄臺為黛玉璟玉啟蒙授課,我一直未曾酬報。

單單那些俸銀,到底簡薄了些。

如今既有這個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這樣吧,我為你向內兄說項,也算盡一盡的心意。

即便有什麼花費,我林家一併掏了便是,不用兄臺多慮.”

賈雨村聽了一面打恭,謝不釋口,一面又問:“不知令親大人現居何職?”

他自來了賈府,也曉得榮國府有林如海兩個內兄,只不知是尋哪個。

林如海笑道:“便是二內兄賈政賈存周了。

他現任工部員外郎,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之流,所以此事上頭想請他幫幫忙.”

賈雨村一聽,這才信了冷子興所言屬實,對著林如海謝之不盡。

於是初四這天尋了個空閒時候,瞅著賈政在家,林如海便去找了二內兄。

賈政一聽妹夫來了,連忙請入相會。

聽林如海說了賈雨村起復的事,賈政倒覺得沒什麼問題。

他一向信重妹夫,既然如海都說對方好,那想必就是好的,只不過還需見一見本人才好。

見二內兄這般爽快,林如海頗是愉悅,又讓長隨去請了賈雨村過來。

等這位進了書房,對著賈政林如海恭敬一禮,政老爹見他相貌魁偉、言談不俗,心中不由暗暗點頭。

且賈政最喜讀書人,平日裡養著一幫清客,多是一副禮賢下士、拯溺救危的做派,時常被贊大有祖風。

此番又是妹夫親自說項,因此立時應了。

林如海和賈雨村見狀大喜,正巧年節裡無事,便拉著賈政在書房吃酒談玄。

待賈珠送年禮回來,聽聞政老爹今日喝醉了,陪著一起不醉不歸的還有他林姑父和賈雨村。

賈珠一聽便猜到所為何事,心道:“壞了,老爹和林姑父這是被人坑了!”

轉念一想,政老爹最早也得明天,才能為此事去尋王子騰,於是按捺住心中焦急,尋思著明兒一大早就把老爹截住,這才懷揣著心事歇下。

果然第二日賈政正在用早膳,賈珠便過來了。

見著他,丫鬟們極有眼色地添了一副碗筷,賈珠跟著一起用了,這才拉著老爹回書房,說了賈雨村的事。

賈珠認真道:“昨日姑父所託之事,兒子已經知道了。

依我看,此事萬萬不可!”

賈政呷了口茶,漫不經心道:“你姑父親自推薦,能有什麼不妥?”

賈珠見政老爹竟盲目信任林如海,甚至失去了判斷力,不由猜測是不是林姑父的探花光環在老爺子眼裡太耀眼了些。

他有些無奈:“此事說來話長。

咱們府中的甄太太母女您還記得吧?”

賈政撫了撫鬍鬚:“這個我有印象,賈雨村難道同這二人有瓜葛?”

賈珠微微頷首:“正是如此。

當年甄太太之夫甄老爺,曾出資供貧寒學子賈雨村進京趕考。

後來甄家突逢鉅變,不僅獨生女兒被拐,家業也毀於一旦。

彼時這賈雨村已入朝為官,也沒想著回過頭反哺恩人。

後來他被罷官回江南,那甄太太就住在蘇州鄉下。

只要這賈雨村有一絲報恩的心,蘇州又是林家世代居住之地,他既為林家西席,自可藉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