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誡賈蓉賈珠謀劃落空,借羊毛賈珠重提榷場 (第3/4頁)
朕在紅樓搞事業... 聿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呈給上首二人。
啟泰帝開啟一看,裡頭竟是兩件毛織衣裳,不由道:“這是什麼做的?倒是新奇!”
永嘉帝伸手捻了捻,猶豫道:“兒子看著倒像羊毛.”
賈珠笑著點頭:“陛下說的是,的確是用織機紡了羊毛再搓成繩織出來的,穿上輕便保暖。
這兩件是特意讓家裡人為二位陛下織的,臣身上也有.”
說罷笑嘻嘻湊到跟前,一擼袖子,果然露出半截穿了毛衣的手臂。
太上皇頗感興趣,起身嚷著更衣,趙太監連忙往偏殿服侍。
永嘉帝有些無奈,笑著搖搖頭,賈珠則趁機說起推廣羊毛衣的計劃:“……牧羊人每年都要剪羊毛,囿於技術,如今就漠南蒙古那邊能做羊毛地毯。
地毯普通人買不起,且銷路有限,倒讓羊毛不受重視,致使許多牧羊的百姓白白把羊毛扔了。
這羊毛是無本的東西,又能織毛衣抵禦嚴寒,臣認為可在全國推廣,尤其是供應軍中,想來也能減少軍費開支!”
一席話說的永嘉帝心動,只他還有些猶豫:“西北百姓放牧的多,但也不及草原部落。
若全國推廣、軍中供應,到時只怕羊毛不夠、價格上升,倒不利普及.”
話音剛落,太上皇樂呵呵換了毛衣出來,抬了抬胳膊:“宮裡這季節又潮又冷,還是這個暖和!穿上比皮裘輕多了,行動也靈便.”
拍拍賈珠的背,啟泰帝讚了幾句:“難得這般巧思,這衣裳著實不錯!”
永嘉帝看他爹高興,加之被賈珠說的心動,也令人陪著往偏殿換毛衣。
他身形與賈珠差不多,穿上又覺溫暖輕便,心中的天平便往這邊傾斜。
見啟泰帝也問羊毛的事,賈珠把前頭說的話複述一遍,這才回答了永嘉帝方才的問題:“…羊毛的事不是沒辦法,臣有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
永嘉帝瞥了他一眼:“別賣關子了,速速道來!”
賈珠笑著應了,一五一十道:“如陛下所言,草原的確是養羊最多的地方。
牧民放牧為生,對羊毛的使用粗獷的很,多是做皮子,實在浪費,還不如跟他們買。
臨原榷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我們可以在榷場增加羊毛交易這一項,羊毛供應足夠,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只不過蒙古人雖往榷場換取物資,只他們的東西在大明銷量有限,大明的東西在他們那極受歡迎,時間一長,難免收支不平衡。
這樣一來,蒙古的財富湧向大明,他們沒掙到多少錢,自然覺得咱們商人奸詐,打秋風劫掠周邊縣城便時有發生。
前次小臣射殺韃靼王子,那邊現下動盪,雖於大明有利,但不是長久之計。
汗王一死,新的汗王哪怕花的時間長些,只要能壓服其他人即位,到時說不得會以報仇為名,將矛頭對準大明。
如此邊關戰火又起,受苦的還是百姓。
迴圈往復,北境安寧怕是奢望,可見光有武力怕是不行。
臣思考許久,倒覺得應對這個問題,榷場是個好思路.”
永嘉帝頓生疑惑:“你剛剛提到榷場交易導致蒙古人打秋風,現在怎麼又說要靠榷場?”
賈珠笑了笑,聲音不疾不徐:“陛下容臣說完。
榷場交易無咎,只是蒙古人賺的少,所以才產生矛盾。
依臣看,羊毛倒是個法子!草原羊多,咱們需要的羊毛量大,除了跟大明百姓買,也可放出風聲,跟榷場的蒙古人收購,價格公道便可!既如此,他們又多一項收入,便能換更多糧食回去。
部落裡冬天受餓凍死的人少了,許多頭領就會加深跟榷場的合作,再有人慫恿起兵打秋風,他們都不一定去!到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