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酬功勞賈珠升遷,示忠誠賈蓉退匾 (第1/4頁)
朕在紅樓搞事業... 聿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賈珠這廂雖然驚訝,還是派人給岳家送了賀禮。
這裡頭自然是寶釵張羅,得了侄兒,寶釵的喜悅簡直溢於言表!同年,賈環和林璟玉參加了秀才試,均順利透過。
璟玉自是那個第一,賈環卻是吊車尾了。
賈政既覺欣喜,又覺有些丟臉——怎的外甥就能中案首,自家兒子卻是孫山?人與人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些。
賈環是庶子,賈母、王夫人自是淡淡的,惟趙姨娘歡喜的險沒發瘋,成日裡容光煥發,情緒高昂,引得王夫人極看不過眼。
好在很快就有一事讓王夫人振奮起來,蓋過了賈環中秀才帶來的心塞——賈珠追繳欠銀的差使辦的不錯,為國庫追回了不少銀子。
看著充盈的國庫,永嘉帝龍心大悅,大手一揮,就給賈珠升了官。
當然,嘉獎也少不了康王。
這幾年二人一道辦差,許多倚老賣老、官大勢大的人家,都是康王頂在前面親自出馬。
這位王爺倒是天不怕、地不怕,擅使霹靂手段,與賈珠一剛一柔配合無間,組合拳打得對方毫無還手之力。
看康王的做派,賈珠都覺跟變了個人似的。
按他的印象,這位王爺疏朗豪放,性子又跳脫,與誰都能打成一片,是個誰都不得罪的。
實際上,康王於追債這事,手段頗是強硬。
賈珠因有分期還債的建議,倒比這位柔和些,名聲也比對方好。
可賈珠哪曉得康王的苦喲!這位親爹成了太上皇,現在是親哥坐皇位,自不能跟先前作皇子一樣肆意,還得好好當差,讓哥哥滿意,才能讓他這支不至於滑落太快。
有這樣的緊迫感,康王便效仿永嘉帝當初的做派辦事。
雖把人得罪了不少,但結果顯而易見,親哥對他很是滿意。
於是趁著工部尚書老邁致仕,永嘉帝力排眾議,把賈珠擢升為正二品工部尚書,又將康王改封“忠順王”,封其一子為郡王,恩賞其子入宮讀書。
這“忠順”二字落在康王腦袋上,可想而知,陛下對這個弟弟極是認同,評價也很高。
康王改封忠順王一事,旁人還罷,惟賈珠嚇了一跳。
想到劇情裡就是忠順王為了琪官跟賈府撕破臉,又帶兵抄了賈家,偏自己還跟他年少相交,又一道辦差,世事難料,真是不知說什麼好。
所幸賈府如今不是陛下眼中釘,忠順王身為陛下鐵桿,自然不會敵視賈家,這就再好不過了!對忠順王的封賞不算出格,只賈珠這三十幾歲就當上了二品大員,著實讓朝野為之震動。
陛下倒也體貼,既簡拔賈珠,便把他那幾十年不挪窩的老爹賈政換了個地方,送到禮部作了員外郎,免得兒子躍居父親頭上。
賈家這廂接了旨,因是國朝最年輕的尚書,還專門開祠堂祭了一回祖宗,端的是熱鬧非凡。
自賈赦被流放,許多人沒有靖海侯的眼光,對賈府,多以觀望居多。
如今賈珠得封尚書,知陛下沒有介懷,呼啦啦來了一堆人登門道賀,拜帖都是成筐成筐的,忙得李紈、寶釵兩個暈頭轉向。
賈母和賈政夫妻極是喜悅,尤其是賈政,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兒子這麼年輕,就當上了二品大員!想他自己一輩子仕途不得志,此時不由生出幾分羨慕嫉妒——真是同人不同命啊!賈母笑的開懷,似年輕了好幾歲,指著王氏道:“你生了個好兒子!實是咱家的大功臣!”
王夫人一向跟婆婆關係平平,賈母嫌她不識字、古板無趣,如今破天荒誇獎,王夫人愣了愣,眼圈倏地紅了:“媳婦哪當得起這般誇讚.”
賈母擺擺手岔開話,笑問兒子:“聽說東府那邊也得了賞?”
賈政想了想,還是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