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的隱隱失望不同,林如海倒是喜大於憂——玉兒去太醫院當差,總比在外頭被人看猴似的打量好!這件事在京裡很是熱鬧了一段時日,因黛玉常在太醫院,近來沒空往外出診,倒叫許多達官貴人家的太太奶奶有些扼腕——聽說這林姑娘醫術頗好,她們有些個婦人病,還想請她幫忙看看,如今卻是不方便了!而林如海捱過了最初的焦頭爛額,也尋思著找一找孫祺和廖御史的小辮子。

這人啊,只要用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孫祺之子是國子監監生,曾當街鬥毆打傷平民;廖御史則是行為不檢,有人看到他私下收受賄賂。

林如海冷笑一聲,也叫人參了孫祺和廖御史一本。

永嘉帝大為不悅,查明緣由後,奪了孫祺之子的監生身份,將其從國子監裡趕了出來;廖御史則被奪官下了大獄。

報復來的這麼快,孫祺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是林如海乾的。

二人本就不對盤,這下子被抓到痛腳,孫祺又氣又怒,顧不上反擊回去,先把兒子抓住痛打了一頓,還得想辦法營救手下。

不然人心散了,誰還給他當馬前卒啊!對方開始跳腳,林如海端的是神清氣爽,狠狠解了心中鬱氣。

只他才放鬆了個把月,又有了一樁煩心事——長公主不知怎麼想的,竟替兒子姚平向他家提親來了!這事卻是林如海冤枉了常寧,原是姚平回京看望外祖、舅舅,意外得知林氏女在外行醫之事。

他本就聰明,聯想起數年之前,在醫館裡救了自己一命的林大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姚平性子疏朗豪放,大同那地界又民風開放,女子拋頭露面的極多,他早就見怪不怪了。

再者,他娘就是本朝最不走尋常路的女郎,種種原因所致,姚平接受能力頗強。

加上救命恩情和當初隱約印象,他對黛玉竟生出幾分難以言喻的好感。

他如今十七八的年紀,他娘和外公、舅舅也說給他物色親事了,姚小將軍靈機一動,便給他娘寫了封信。

這日常寧長公主晚間回府,見桌上擺著兒子來信,拆開一看,眉頭不由挑了挑:“前幾年有個過來跑商隊的,如今又有人行醫,實在有趣!”

一目十行看去,兒子尋的這戶人家倒也使得。

那姑娘出身不錯,醫術又好,說不得能讓大同獲益,常寧長公主便有些願意。

於是如了兒子的願,寫了封求親信給林如海,打發人儘快送進京城——這年頭,誰知道會不會有人一樣看上林家,被截胡可就不好了!林如海這廂接了信,心中就有些煩悶。

平心而論,現下京中都沒人跟自家求親了,長公主此時致信,確實讓人有那麼一絲絲感動。

只大同那麼遠,又是戰亂之地,他可捨不得嬌嬌愛女遠嫁,自是萬萬不行的!可姚小將軍十分心誠的樣子,加上自家媳婦有些心動,倒叫林如海不好直接打發了人。

這日黛玉回家,林如海便與她說了,黛玉果然不願:“爹,女兒不欲遠嫁.”

林如海松了口氣,連忙道:“爹沒有答應他,你放心,爹也不願意.”

父女二人相視一笑,林如海心裡有了底,次日便委婉拒絕了姚平。

可姚小將豈是輕易放棄之人?他在大同跟瓦剌幹仗,那都是身先士卒殺個你死我活的做派,最不愛乾的事就是撤退。

如今這求親一事,在他看來必不能一挫就降,不然豈不可惜!這麼一想,便坐不住了,拿著母親的信就進宮尋他舅舅。

永嘉帝這廂才批完摺子,見是大外甥來了,笑道:“阿燁昨兒還唸叨你呢,說要跟你賽馬.”

這說的自是太子,姚平笑嘻嘻道:“好說好說,我等下便尋他去,明兒一道去校場.”

說罷,往永嘉帝跟前一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