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賈母的決斷,賈璉的決定 (第1/2頁)
朕在紅樓搞事業... 聿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賈母還未說話,賈赦便先擺了擺手,頗有些不以為然:“二弟實在是多慮了。
咱們這樣的人家,一向皇恩浩蕩,就運算元弟沒有實缺,總歸還有爵位,不至於淪落到靠祭田為生.”
賈政又看向賈珍,這位卻是要做出個老好人模樣,只說聽老祖宗和二位叔伯的。
政老爹見狀便道:“娘,大哥,這次珠兒下江南,路過咱家祭田,說不過一兩頃地,這確實太少了。
現下不同以往,按著本朝律法,只要是祭田的出息,包括那上面房舍、學堂之類的,哪怕將來子孫不肖犯了事,也一概不會被沒收,總歸是能保證他們衣食無憂的。
況且現下咱家祭祀之事耗費甚巨,祭田多了收益也多,遇著京城這邊田莊年景不好的時候,到時一應花費從祭田裡面走,也好減輕家裡的負擔。
說起來京城這邊,咱們兩府都能置十幾個田莊。
難道如今竟捨不得在金陵買地做祭田,這可是為子孫後代做打算啊!”
說完,他抬頭看了看賈母,開口道:“娘,您怎麼看?”
賈母雖是內宅婦人,但也不是沒見識的。
尤其是她親身經歷了大兒子難挑重擔,丈夫臨終上本,讓陛下將榮國府家業和爵位一分為二之事。
而後這些年,又見著了寧國府當家人驟然看破紅塵出家,族長落在不孝兒孫賈珍頭上的事。
到了今年年初,又親見王夫人和鴛鴦揹著自己說話,言稱莊子上收益還沒到,一時週轉不開,月錢要晚些發。
於是賈母就不像長子這般只知花錢、從不關心家中生計,她老人家還是有些個憂慮,暗暗覺得家裡光景不似往年了。
只不過,她一時還沒想到祭田這麼長遠的事。
此刻聽兒子問自己,又想到今年夏天南北邊莊子的收益都不錯,聽二兒媳王氏說得了五六千兩銀子,想必現在還剩的有些。
一念至此,賈母開口:“這事我看成。
家裡現銀取一半出來,剩下的快過年了要走禮,得先留著。
其他的銀子,我這邊私房錢裡拿一萬兩出來買祭田吧。
至於東府,”賈母看了一眼賈珍:“珍哥兒,你是個什麼看法?”
賈珍說實在的連兒子都不管,哪裡想管什麼祭田。
但賈母是超品國公夫人,又是自己的長輩,橫豎都比自己位尊,老太太有令,自己就是族長也不能不聽。
於是他連忙笑道:“老祖宗的意思,我自是千肯萬肯的。
東府這邊,”他咬了咬牙,“我們也跟西府一樣.”
賈母看他雖是嫡長房卻不想掏錢,心中不由一哂。
又覺得也不好一下子把他逼到死角,於是點點頭笑道:“珍哥兒這樣做很是妥當。
那便先這樣罷。
另外我說一條,以後每年公中的收益,都拿一千兩來買祭田吧。
老二和珠兒說的對,這事咱家吃不了虧,是個長久之計。
況且你們年輕沒經過事,我倒是想起前朝時有個大官,家裡足有萬頃地。
因著人家機敏,家裡置了許多祭田,後來雖獲罪被貶,家裡被抄了個乾淨,一家子成了庶人。
可靠著祭田,人家硬是熬過了三代不能再出仕的旨意,曾孫輩時候又有人重新走上朝堂了,這就是有了祭田這等萬世基業的好處。
以前久居京中,也不清楚南邊的情況。
現下既然知道是怎麼回事,我是支援這樣做的。
要我說,珠兒這事的確考慮的周到。
至於買祭田這事,依我看過了年就讓人去南邊置辦。
至於人選,”賈母看了看三人,“算了,還是等珠兒回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