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待他深想,皇帝陛下已是打斷了他的思緒,對著佛郎機使者發話了:“朕知道你們的心意,回去以後,替朕謝過你們國王。

這次遠道而來,還有其他事嗎?”

皇帝這麼一說,賈珠立刻回神,連忙將這話轉述給了卡比利爾。

卡比利爾聽了上前一步道:“尊敬的陛下,臣此次前來,主要是想擴大佛郎機與大明之間的海貿生意。

您是知道的,我們在印度臥亞有總督府,主要同大明這邊做海上貿易。

可大明的瓷器、絲綢、茶葉,在我們歐羅巴供不應求,我們從大明拿到的貨物數量遠遠不夠。

臣奉佛郎機國王陛下之命,想跟貴國就我們進口貨物的數量、價格以及關稅等方面進行溝通,希望您能給予我們一些優惠.”

還不待賈珠多想,啟泰帝已是道:“這事且不忙。

就讓內閣諸臣和戶部一起,與你們幾人商量商量,再拿出個章程來,好讓朕過目.”

說完,包括內閣汪閣老和戶部於尚書在內的內閣大臣,皆躬身應是。

看皇帝沒有一口回絕,卡比利爾等人也鬆了一口氣。

瞅著今天早朝的事兒都處理完了,這大朝會便告一段落。

賈珠陪著這幾位佛郎機人往鴻臚寺走,一路上就想著,前段時間老爹給的書裡,倒是提到了本朝海貿上的事兒。

本朝自太祖皇帝以來,剛開始的對外貿易,是要外邦先朝貢,才能驗明資質、發給勘合、從事海上貿易。

要是哪個國家從來沒有朝貢過,那麼不好意思,大明是不跟他們做生意的。

海外貿易的豐厚回報,大家有目共睹,但彼時這樣的規定過於嚴格,對海上貿易很是不利。

對此,戶部為首的官員更是不止一次上奏陛下要海貿改制,如此才能充盈國庫。

在各方異議之下,這規矩已經實施不下去了。

於是自啟泰帝登基後,這種只有先向大明朝貢才能和大明做生意的規定已被廢棄。

如今,外邦商人到了大明,可以不朝貢就進行海上貿易。

大明百姓的私人出海貿易也被允許了,只要有了朝廷給的通關“引票”,就能被准許出海做生意。

但外商和大明商人必須得經過市舶司收稅後,才能進出口貨物。

如今朝廷主要有三個對外貿易的港口,分別坐落在寧波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和廣州市舶司。

寧波和泉州市舶司分別與倭國和琉球進行海上貿易。

唯有廣州,卻在政策上有些傾斜,能夠直接與南洋諸國以及西洋各國進行海上貿易,所以十分繁華。

此時的倭寇,也不像賈珠那個大明那樣嚴重,所以拿寧波市舶司來說,雖然沒有廣州市舶司這般富庶,但每年也為朝廷上交大量的稅銀。

想到廣州,賈珠就憶起當年因著西洋各國都在廣州市舶司進行海貿,為了廣州府的安全考慮,他曾下旨讓這些外商船舶都停去廣州府附近的高州電白港。

如今到了這邊,倒不知自己那個廣州市舶司是個什麼情況了。

這個世界裡的大明,現下海貿繁榮,尤其是精美的官窯瓷器,江寧、蘇州、杭州的精品絲綢,福建等地的上等茶葉,因著產量有限,又風靡歐羅巴,更是讓這些外邦人趨之若鶩。

賈珠就聽說過因為官窯瓷器產量低,導致這些來大明海貿的外邦人不得不到一些民窯採買的事。

這些民窯的瓷器在他看來簡直質地粗糙,可賣給這些洋人,價格卻著實不低,倒讓好些當地商人悄悄富了起來。

至於茶葉,那更不必提。

每年質量上乘的茶葉,都是供不應求的。

很可惜,因著好茶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