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我聽了怎麼那麼的不順耳,瞬間就覺得我是大話西遊裡的那句臺詞:“你看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呀!”

我愣了半秒鐘,覺得不能在空姐面前失禮:“啊?好像啊?那是我的榮光,五菱牌的。”

她笑了起來:“這位先生真幽默。哦,我記得了,您是那個懸崖玻璃屋的創始人。”

我頓時就陣腳大亂了,怎麼連空姐都知道我?不可能啊!我是上過電視,但是大家都知道,電視節目的熱度也就那麼的一陣子,過了就過了,我又不是明星,需要熱搜來維護存在感。我問:“你怎麼知道啊?”

她晃了晃手中的雜誌:“裡面有一篇關於你的文章!原來真的是你!”她翻開雜誌,指著裡面的內容,“喏,這不是你嗎?”

我一看,那是我站在樹屋露臺上的一張相片,手指著懸崖上的玻璃屋。

我說:“哎,居然把我最帥的樣子給拍出來了,我要點個差評。”

她差點就大笑起來,職業素養讓她的笑容收放自如:“林先生真會說笑。”

我說:“我沒接受過訪問啊!所以,這篇文章除了我的帥代表我之外,內容不代表我的觀點喲!不過我得看看內容再說。”

我在空姐的注視下一目十行的看了這篇約莫1000字的文章。很明顯這文章就是投稿性質的,粗讀一番,感覺文筆細膩,有點小清新,又有點軟文的感覺,這雜誌的小編,看來也沒什麼好的稿件了,自己又寫不主這樣的小清新文章,稿件嚴格稽核一點,是不能採用的,畢竟帶著軟廣的痕跡,我只能說,採用這樣的稿件,確實是在標榜自己航司與別的航司在某種氣質上的不同。我再看看筆者,便笑了起來。

空姐有點好奇,問:“林先生您?”

我知道她的意思,我回答:“這是我妹寫的。若不是她寫的,我就投訴未經授權了。”鄰座的大叔再次將不屑的眼神用輕微的肢體語言表示出來。

空姐更加好奇了:“真的是懸崖上無底玻璃屋?”

我笑笑沒出聲,我知道我再和她聊下去,按照我曾經的導遊工作能力,至少收穫潛在客戶一枚。不過這樣的話,難保她不會給其他乘客投訴她工作期間不工作,這樣就不好了。

我在這篇文章的空白處寫了我的電話號碼,後面括號寫著微信同步,寫上“國慶之後,過來三個優(Thankyou)服務:優質、優惠、優待”,再畫上一個笑臉符號,然後遞給了她。以前在段子上看得多了去的都是某些乘客見到空姐就千方百計的討要電話或者微信,今天我算不算是主動給電話微訊號給空姐呢?這種場景,應該只出現在一些霸道總裁式的小說裡吧?但是,我主動給,不代表我心裡的想法是齷齪的,恰恰相反,現在的我,似乎開始了主動出擊,為專案!在火車上的王芳,還有大媽,現在灰機上的空姐,都是我看到的商機。誰知道會不會是商機呢?至少在大規模的營銷策略之下,我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且事無鉅細。

空姐將雜誌接了過去,看了我寫的文字,微微一笑,朝我點了點頭,便將雜誌塞到了旁邊的網袋中,依舊坐的好好的,一副標準的職業樣子。

坐我旁邊的中年人朝空姐揮揮手:“乘務員,你好。我想看看雜誌。你能拿剛才那本雜誌給我嗎?”

MD,這不是明擺著砸場子嗎?我現在又不是和你在比賽誰先認識空姐,你還上頭了不成?我也學他,就將頭微微轉過來,用眼角餘光和輕微下壓的嘴角對他表示了不屑。

空姐依然職業性的微微一笑,將網袋裡的雜誌拿出一本遞給了他。

他看也沒看嚷嚷:“不是那本啊!”

空姐說:“是同一期的,不同一本。您若需要其他期的,我再拿給您。”

這中年人便不做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