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志,譬如殿下。”

“我為國師,那是陛下慧眼如炬,而我也並未讓大虞蒙羞。”

“老先生,我能平定北境亂事,老先生可否能做到?”

老者神情一滯,接著露出不屑神態,哼了一聲。

“換做老夫,未嘗不可。”

周策一笑搖頭,“紙上談兵,人人皆可。”

“可那是戰場,瞬息萬變,少有失算便會死傷數萬,甚至還有滅城滅國的可能性,老先生當真能夠穩操勝券?”

老者聽聞後瞬間面露難色,一時之間不知如何開口反駁。

李炎鬆了一口氣,這才向周策介紹道:“這位是國子監的太傅,曾經是皇爺爺與我父王的老師,如今他非要來教導我。”

面對這位態度,周策自然有所瞭解到,當即一禮。

“周策見過李太傅。”

可李太傅並不領情,依舊擺著一副高傲態度,眼神掃來。

“不必如此,你我並不相識。”

“老夫今日前來是教導殿下如何做一國之君,而不是與你在這裡浪費時間。”

聞言,周策輕聲一笑,來到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本書。

《大虞國策論》

對於這本書中內容,周策也有所瞭解,固然不錯,可是在諸多方面內容過於死板,終究不合適。

“不知李太傅覺得當今陛下推行得科舉制度如何?”

李太傅不知為何周策會突然提起此時,想起科舉制度,由心而言。

“這科舉制度的確不錯,不過我聽聞是你提出的?”

李太傅說完嘲諷輕笑道:“老夫不知曉你是從何處偷學而來,但憑藉你的年齡,老夫確信你不可能會有如此見識。”

周策滿不在意,只是平靜說道:“李太傅,可是聽聞過這樣一句話?”

“何話?”

“讀死書,死讀書。”

李太傅聽聞後稍作品味,當即臉色一變,直接露出惱怒之色。

“周策,你這是什麼意思!”

只見周策隨意將手中的書扔回桌上,轉過身直視李太傅,坦然道:“書中內容縱然豐富,可若是隻知曉以書中方法做事,終究與死讀書無疑。”

“書中內容終究要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而不是太傅教導這般。”

李太傅怒火覆蓋,兩眼微眯。

“周策,你這是在違背聖人理論!”

“不以書中方法為事,這就是違背了?”

周策當即嘲諷冷笑,“李太傅,這本書中記載,災難之年,為國者需以糧草援助百姓,為百姓度過災難之年,可這糧草從何而來?”

“自然是百姓而來。”

“難道家家戶戶的百姓都有多餘糧食融入國庫?”

周策一步邁出,“若是國庫不足,如何援助百姓,如何度過這災難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