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烈知道修煉完整的先天五太五德功法,最好兼修五行大遁,兩者互為助益,互為參考。
可惜,這種事情知道了也沒有用。
自身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修煉本世界的五行遁術。
在那位徐姓老者之後,在場十幾名築基境修士中,又有幾人走出來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的修行心得。
有些人講得雲裡霧裡,有些人則講一些真正的心得體會,前者固然隱藏了自己的功法、法術,但是後者,卻有可能獲得在場其它同道的解答,解開疑惑,獲得長進。
輪到張烈下場的時候,他走入場中、在稍作思索後講了講五德始終說:“在我看來,‘五德’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所代表的五種德性。
‘終始’指‘五德’的週而復始與迴圈運轉……”張烈是比較厚道的人,他講了一些自己修煉心得體會,可惜,在場一眾築基修士當中,對於五行之道理解到這個地步的幾乎沒有。
就只有那位徐老頭,此時此刻聽著張烈的講述,以手撫須,眼神閃爍似乎是受到啟發想到什麼。
張烈一番心得講述之後,全場一片安靜。
很多人似是有所感悟,卻又覺得似是而非、霧裡看花。
由五行而至五德,除非是五德功法的修煉者,否則至少要修到金丹境界,才會有那種天人交感、感應。
所以在場所有築基修士,才會生出這種“道理似乎是對的,但好像和我沒什麼關係”的感覺。
這種純理論性的東西,張烈也不怕有人自此窺出什麼,自身根基深厚,領悟出一些深刻道理也是正常的,他望了那名若有所思的徐姓老者一眼,然後就返回自己的位置。
五德始終說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眾人云山霧罩的交談議論半天,見張烈已經回到自己的位置,不想再繼續講吓去了,也只能進入了交換會的下一個環節。
秦雲楓作為此地地主,在大家都交流過心得之後,他站立起來率先開口說道:“各位師兄,師弟,各位道友,我近期煉製了一口三階中品的飛劍,劍性剛猛,可發雷火攻敵,今日拿出來供大家品鑑,哪位朋友有興趣隨意開價就是了.”
在場的眾修士彼此之間大多都認識,又是秦雲楓邀請過來的人,就算是不要這口法劍,也不可能會佔他的便宜,散修就更加不敢了。
隨著秦雲楓的介紹,府邸當中有侍者抬上來一口寬大沉重的劍器,劍身之上,隱隱有雷紋紅光隱現,只是一看便知是一柄劍性剛猛的銳器。
一名修士體內精氣神三寶有限,再是勤奮正課的修煉時間也是有限的。
因此絕大多數修仙者在練氣期都會修學一門修仙百藝傍身,其中丹器符陣四項又是熱門。
就算沒什麼天賦,日後不能借此賺取修煉資源,那也能加深道法領悟,至少鍛鍊法力運轉驅使。
然而丹器符陣這些,真正能夠藉此養道的修士,在每個宗門都是頂尖的那一批。
煉製高階靈丹、法器、符咒的機會是有限的,要麼你自己去搜集資源,要麼宗門資源傾斜,而宗門資源傾斜必然會給那些技藝高明者,這也最終導致了強者越強。
練手的機會越多,技藝提升越快。
修士雖然粗略的將法器分類為下中上頂四品,但是哪怕同樣是三階中品法器,實用性上也是有差距的,有些比大多數三階中品法器更好用,有些則是更難以使用。
而這口雷火罡雲劍,便是秦雲楓的得意之作,劍力爆發剛猛,一擊定生死的時候,要比許多三階上品法器還要好用。
因此在場的築基修士競價得頗為激烈,張烈在一旁旁觀,也跟著參與兩手,只是這口劍器的價格很快就推得超出他的心理預期價位了,也就罷手了。
有雷火罡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