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

苗疆公主心有餘悸地點點頭,苦笑道:“可不是麼,經歷這次,往後碰上類似情況,我這心裡都得打鼓。”

蘇俊摩挲著下巴思索片刻,眼中忽然一亮:“我看,醫院就選址在即將竣工的水庫旁。那裡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氣候溫潤,正是養病的好去處。”說罷,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對未來的期許。

暮色浸透汽車廂,蘇俊靠在顛簸的座椅上,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腦中不斷回閃黃老爺子急救時手忙腳亂的畫面。

民國早期的醫療困局如同一把鈍刀——沒有磺胺抑菌,沒有青黴素消炎,就連基礎的醫療器械都簡陋得令人心驚。

此刻他攥緊拳頭,暗暗下了決心:必須儘快將醫療器械研發提上日程,哪怕只是改良笨重的x光機,最佳化原始的聽診器,或是設計更高效的消毒裝置,都是亟待突破的缺口。

在這個連基礎外科手術都充滿風險的年代,這些創新不僅能搭建起生命的防線,更會成為叩開世界市場的鎏金鑰匙。

車輪碾過磄石路的震顫,彷彿叩擊著蘇俊的心臟。

他掏出懷中鋼筆,就著車廂裡昏黃的光線下,在便籤紙上匆匆勾畫草圖——改良x光機的摺疊支架、可調節焦距的透視屏,還有能自動計時的曝光裝置。

筆尖沙沙遊走間,他忽然想起在雲南府法國人的甘美醫院所見的消毒器械,那些落後的器械,若是能結合“啟思閣”工匠的手藝......

“姑爺,金家藥鋪到了。”

駕駛員的聲音驚醒了沉思的蘇俊。他將寫滿字跡的紙張仔細摺好,推門下車時,夜風捲著街邊餛飩攤的香氣撲面而來。

遠處藥鋪的幌子在風中搖晃,櫥窗裡陳列的銅製聽診器鏽跡斑斑,這讓他愈發篤定:得儘快讓苗疆公主聯絡洋行買辦,從德國進口合金鋼原料;再高薪聘請留洋的機械工程師,在設立個秘密工坊。

月光爬上雕花窗欞時,蘇俊仍伏在案前奮筆疾書。他列出的清單越來越長:除了x光機,還要研發帶刻度的玻璃注射器、能恆溫的手術器械消毒箱,甚至構想中的無影照明系統。

當墨跡在宣紙上暈開最後一筆,他望著窗外閃爍的星子輕笑出聲——這個被戰火與貧窮籠罩的時代,正需要這些鋼鐵與智慧鑄成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