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靖宇眉頭緊鎖,額上青筋隱現,臉頰漲得通紅,急切中帶著幾分慍怒,高聲質問道:“先生,奧運會這般盛大之事,怎不見我堂堂中華有人參與?想我中華大地,四萬萬同胞之眾,當真竟無一人踏上那賽場嗎?”其聲激昂,滿是不甘與憤懣,在屋內久久迴盪,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蘇俊仿若未聞這急切的問詢,依舊不疾不徐地細嚼慢嚥著口中飯菜,待吞嚥下肚,神色從容淡定,方才開口:“我中華原是有四位網球選手報名,只是終究未能出現在賽場上。”

“啊?這是為何?”莫靖宇雙眼圓睜,滿是驚愕與疑惑,聲調陡然拔升,“既已報名,緣何又不參賽?”

蘇俊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瞧著莫靖宇心急如焚的模樣,眼中流露出幾分包容與體諒,仿若在看一位滿腔熱血卻稍顯稚嫩的後生,輕聲說道:“莫靖宇同學,莫急莫躁。此事關乎我的祖國,我也特意探聽了一番。這幾位選手,其中一位是馬來西亞華僑邱飛海,另外三位乃中國香港的吳仕章、吳仕光與韋榮洛。韋榮洛發電報說明了情況,一來他要參加美國戴維斯盃,賽程與奧運會網球賽衝突;二來原定與他搭檔的吳仕光無法同行。故而最終未能參賽。”

莫靖宇聽聞此言,滿腔怒火仿若被一盆冷水驟然澆滅,只餘下深深的無奈,長嘆一聲,緩緩抬頭,目光投向食堂屋頂那排列緊密規整的木樑,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低沉沙啞:“先生,我是真心愛這片土地,愛我們的國啊!可如今這般情形,我們究竟該如何是好?”

蘇俊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神色平和地吐出幾個字:“啟民智,興實業,創共和。”話音剛落,身旁的翁書瑤與莫靖宇便輕聲呢喃,細細品味其中深意。

蘇俊手持茶杯,目光緩緩掃過這樸實無華、毫無現代裝飾痕跡的食堂,眼中隱隱閃過一絲失落。

此時,一道陽光奮力穿透高處狹小的氣窗,剎那間化作數道明亮光柱,光柱中塵埃輕舞飛揚,仿若演繹著一場靜謐靈動的光影之舞,為這略顯沉悶的空間增添了一抹生氣。

環顧四周,牆壁上張貼著倡導節儉、衛生的標語,紙張在歲月侵蝕下微微泛黃,字跡也略顯模糊,卻依舊執著地傳遞著學校質樸的教誨,默默守護著這片空間,提醒著在此就餐的師生銘記往昔歲月的傳統美德與先輩們的勤勉之德,往昔的氣息在這食堂的每一寸角落悠悠縈繞、緩緩瀰漫。

終於,莫靖宇按捺不住內心的疑惑,再度開口:“先生,這目標太過宏大,您且說說,當下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蘇俊仰頭大笑:“哈哈哈……你自是要用心讀書,我自是去授課……”

言罷,蘇俊在眾人的注目下,穩步走出食堂。

午後,蘇俊要給二班上課,這些學生也在備考預科。據翁校長介紹,他們的數理化基礎近乎為零,蘇俊不得不從頭開始教起,而蘇俊依然是給同學們講了個小故事後,才開始正常上課的。

但是,由於沒有現成的教綱和教材,蘇俊只能以手頭的幾張試卷為參考,自己摸索教學內容,再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傳授給學生,引導他們逐步掌握知識。

學校的放學鐘聲尚未敲響,蘇俊仍在教室裡授課,翁校長卻已早早來到書院。

他手中緊緊握著一個布袋子,神色略顯焦急地坐在那一池清水旁的石欄上,目光不時地掃向教室方向,只盼著能在蘇俊下課的第一時間,將這個月的薪水交給他,那模樣,彷彿生怕稍晚一步,蘇俊就會從他眼前消失不見。

漫長的一天課程終於結束,蘇俊拖著沉重疲憊的身軀,小五在一旁吃力地拎著裝有 150枚大洋的袋子,往日的活潑勁兒已全然不見。

兩人緩緩離開忙碌了一整天的校園,踏上園山寨那青石板鋪就的街巷。街邊,販夫走卒的叫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