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
同年年底,李成桂又派人去找朱元璋裁定國號。
朱元璋回答: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
於是李成桂便奉旨除高麗國名,改用朝鮮之號。
朝鮮王朝至此誕生。
可是就在李成桂登基以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因為其寵幸神德王后康氏,李成桂竟然廢長立幼,將幼子李芳碩立為世子。
後來,為了維護世子的地位,李成桂又在鄭道傳的慫恿下,試圖將諸位王子和軍政大臣的私兵納入國家統一管理。
這一舉動當然引起了以李芳遠為首的功臣勢力的不滿。所以,李芳遠和鄭道傳之間的政治鬥爭愈演愈烈。
鄭道傳為什麼要和李芳遠過不去呢?原因很簡單,鄭道傳對朝鮮的政治組織結構的設想是“議政府署事制”,也就是宰相對國家事務具有重大決定權。
將來如果是李芳碩繼承王位,他好控制,而相反,如果是強勢的李芳遠繼承王位,那麼自己的權力一定會大幅度削弱。
所以,他才處處與李芳遠作對。
不久之後,李成桂便革罷了諸子所率的私兵。
可是,誰也沒想到的是,李芳遠的妻子閔氏為了防止情況有變,所以早已在家中地窖下面藏了不少兵器。
後來,李成桂病重,李芳遠,李芳乾等人留宿在漢陽景福宮勤政門外西廊,以方便照顧李成桂。
鄭道傳打算利用這次機會假借李成桂之命召李芳遠等人進宮,然後將他們一網打盡。
沒想到這個計劃卻被李芳遠的小舅子閔無疾知道了。
閔無疾透過自己的姐姐將鄭傳道的計劃告訴了李芳遠。
正好此時李芳遠的親信李叔藩率領貞陵(神德王后康氏之陵)移安軍回到漢陽。
於是李芳遠讓閔無疾和李叔藩在自己家附近待命,然後再次返回宮外。
果然不久,宮裡就派人來召各位王子進宮。李芳遠假裝肚子疼要去如廁,李芳毅和李芳幹覺得事有蹊蹺,便跟隨李芳遠一起離開了。
李芳遠回到家後與李叔藩和閔無疾會合,然後眾人先跑到南誾的小妾家中(此時鄭道傳等人正在其中聚會),放火燒屋,逼迫鄭道傳等人露面,然後將其一干人等斬殺。
在解決掉鄭道傳一干人等之後,李芳遠等人又進宮解除了屬於李芳碩一黨的軍事武裝。
李成桂在得知此事之後,知道木已成舟,只得被迫接受大臣的意見改立世子。
本來眾大臣都推選李芳遠為世子,李芳遠卻請李成桂立兄長李芳果為世子。
李成桂無奈之下只得答應,這一場動亂史稱“第一次王子之亂”。
不久,李芳果登上王位,李成桂成為上王。由於李芳果與正妻金氏無所出。所以立儲問題再一次牽動了朝鮮上下的神經。
按照傳統,如果王無子嗣,那麼兄終弟及,由於老三李芳毅無心於王位,老四李芳幹覺得按照順序應該是自己成為儲君。
可是朝堂之上絕大部分官員卻支援李芳遠。這讓李芳幹大為不滿。
所以李芳幹決定起兵對抗李芳遠,他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妻侄李來,李來又將這件事告訴了禹玄寶。
而禹玄寶同時也是李芳遠的老師,他不忍心李芳遠遇害,所以差人將李芳乾的計劃告訴了李芳遠。
所以,李芳遠早已對李芳乾的起兵有了準備。
但是經歷過“第一次王子之亂”的李芳遠不願再兄弟相殘,於是派人到李芳幹陣營,打算與李芳幹握手言和。
沒想到,李芳幹卻拒絕了這一提議。
於是二人便在開京街頭火拼。
最終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