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禑雖承諾給李成桂加官進爵,但由於行軍困難,糧餉不濟。再加上中途不斷有士兵逃跑。
無奈之下李成桂只得再次上書請求班師回朝,可是王禑和崔瑩(首相)非但不同意,還要求李成桂加速進軍。
李成桂久徵沙場,當然知道此戰必敗無疑,又何必去螳臂當車呢?
於是他召集部下,以“清君側”的名義打算從威化島退兵並回京面見國王。
李成桂的計劃獲得了以左軍都統使曹修敏(此時李成桂任右軍都統使)為首的一干將士的支援。
這年六月,李成桂在開京的宮中華園裡逮捕了王禑,並將崔瑩流放。
此後,李成桂出任右侍中,曹敏修出任左侍中,二人一同掌握高麗政權。
此時,李成桂的羽翼已經豐滿,於是按中與大臣勾結,打算行廢立之舉。
不久,王禑被諸將逼宮退位,退居江華島。
不過在王位繼承人的人選上面大家產生了分歧。
李成桂主張擁戴王氏後人為國王,而以李穡為首的大臣則主張擁護王禑的兒子王昌為國王。
由於李穡在朝中德高望重,最終王昌繼位為王。
此時,依舊由李成桂和曹修敏二人分掌朝中大權。
後來,李成桂利用趙浚的彈劾清除了曹修敏在朝中的勢力,從此獨攬朝中大權。
後來,王禑派人刺殺李成桂失敗,李成桂大為惱火,乘機找了個藉口將王昌貶為庶人,並將其流放。
在廢除王昌之後,李成桂改立高麗宗室王瑤為王。
後來以李成桂為首的“新興士大夫”和以鄭夢周為首的高麗王朝維護黨展開了四年的明爭暗鬥。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提鄭夢周這個人,畢竟這個人在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這裡你不要把鄭夢周和鄭道傳混為一談。
鄭道傳是李成桂改朝換代的堅決擁護者,而鄭夢周則是反對者。
鄭夢周,字達可,號圃隱,所以人稱圃隱先生。
傳言他母親在懷他的時候夢見蘭花盆掉落,所以他的本名為夢蘭,後來才改名為夢周。
他“生而秀異,肩上有黑子七,列如北斗。”
這一切都註定了他不平凡的一身,鄭夢周確實十分優秀,他於至正二十年(1360年)狀元及第。
他在朝中歷任禮曹正郎以及成均館等館閣機構的學官。
在朝外他經常在李成桂幕下,跟隨其南征北戰,為其出謀劃策。可以說兩人惺惺相惜,私交十分要好。
鄭夢周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
他曾經六次出使明朝,不僅將程朱理學引入朝鮮半島,而且為明朝和高麗兩國宗藩關係的鞏固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1386年,鄭夢周曾經出使大明,請求朱元璋減免歲貢。
在朱元璋答應其請求之後,鄭夢周大為感動,曾經寫下一首詩來記錄這件事:
內人日午忽傳宣,
走上龍墀向御筵。
聖訓近聞天咫尺,
寬恩遠及海東邊。
退來不覺流雙涕,
感激唯知祝萬年。
從此三韓蒙帝力,
耕田鑿井總安眠。
鄭夢周除了出使過明朝之外,還出使過日本。
因為鄭夢周反對高麗朝廷上的親元的外交政策,所以親元派的掌權勢力特地安排他出使日本。
你要知道那個時候,因為倭寇的關係,日本和高麗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
再加上當初交通十分不方便,所以可以說出使日本是九死一生。
沒想到鄭夢周去了之後不僅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