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暗降,且不失大明威儀?”這可有點難為朱允炆了。這麼說不能像往常那樣賞賜點金銀珠寶和綾羅綢緞了。否則一旦數量不對,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既然不能在“量”上做手腳,那麼只能在“質”上下文章了。
宮裡有不少宦官是來自朝鮮的,朱允炆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來使李芳遠和自己一樣酷愛字畫。酷愛字畫嗎?那就送一幅給他,不過宮裡的字畫當然是不可行的,否則就與朱元璋的願景背道而馳了,既然宮裡不行,那麼索性就到宮外轉轉,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東西。
朱允炆第一眼就看中了珍寶齋這幅《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畫藝之高超,一點不遜色於宮裡的真跡。可以說,如果將兩幅畫放在一起,就是鑑寶行家也難以分辨誰真誰假。雖說這幅畫價格並不是很便宜,但是十萬兩白銀相比於之前賞賜給朝鮮使團的財物無疑是小巫見大巫。所以他毫不遲疑地吩咐手下將這幅畫買下來。沒想到卻被一個小姑娘給攔了下來。
可是,她為什麼會知道宮裡的事?看她的樣子斷然不是宮女。還有,她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