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去出主意。

聞言,顧雲霽神色一凝:“倭寇又鬧起來了嗎?怎麼不見邸報上有寫?”

徐承裕道:“倭寇年年都在鬧,打完一波又來一波,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只要沒出大亂子,朝廷是不會突然著重關注的。”

顧雲霽忍不住問道:“東瀛正在內戰,對旁的顧及不暇,從他們那漏出來的個別浮浪武人無家可歸,這才慢慢聚在海上成了倭寇。按理說他們那樣的彈丸小國,沒有多少人,應當是成不了勢才對,沿海的倭寇怎麼這麼難剿?”

徐承裕解釋道:“倭寇漂泊海上,雖然人數不多,卻特別分散。你打他退,你走他擾,煩不勝煩。每每我朝集結大批士兵,欲與倭寇正面對抗,他們偏偏東躲西襲,遛得你到處跑,白白耗費軍力民財。”

“是以雖然倭禍存在已久,但總是難以將其完全剿盡,往往就跟韭菜似的,割完一茬又來一茬,總也除不乾淨。”

徐承裕憂心忡忡,既是擔心被侵擾的本家族人,也是擔心被倭禍影響的好幾個州府的沿海居民。

聽到這些,顧雲霽不由得想起了前世歷史上有名的抗倭將領——戚繼光。只是不知道這個時代,是否也這麼一位,可還沿海百姓安寧的民族英雄?

說著,二人各自出神,在不知不覺的沉默裡結束了這次的話題。

蕭蕭冬風裡,一向溫潤的江南難得下了一場薄薄的溼雪,給鹿溪書院學子們放假歸家的路上添了幾分泥濘。但這點小小的坎坷,並沒有影響大家喜悅又急迫的心情,反倒成了漫長歸途中的解悶話題。

在顧雲霽和程炎坐著馬車,搖搖晃晃駛向松江府華亭縣的同時,蘇旗也在幾番車馬換行的過程中,踏上了去往苦寒北疆的路程。

臘月裡,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終於有了休息的機會,備年貨,穿新衣,貼春聯,守舊歲……看似繁忙,其中洋溢的,卻滿是春節的熱鬧和團圓的喜悅。

時隔大半年,在外求學數月的顧雲霽,也終於趕在年前與家人團聚,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裡,過了個充實又圓滿的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