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陸顯知都得叫他一句先生。

何況徐承裕至今仍在教書育人,不知往朝廷輸送了多少科舉人才,可謂是德高望重,別說是身為門生的陸顯知,即便是杭州府的其他官員,也不敢有絲毫怠慢,此時個個都是滿臉堆笑,對徐承裕禮遇有加。

看著幾人十分熱情地寒暄吹捧,顧雲霽心裡感慨連連。

難怪前世明朝中後期黨爭激烈,雖說科舉這樣的選官方式相對公平,抑制了門閥大族的勢力,但還是不能阻止官員們尋靠大樹,上下串連一氣。

誰和誰是同鄉,誰和誰是同年,看似毫不相干的兩個人,算起來總能沾點親帶點故。為了平順的仕途和自身的利益,親友之間互相抱團,政敵之間互相攻訐,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譬如顧雲霽自己,他的出身就決定了他將來進入官場之後,會代表江南士子的利益,會和顧氏親族、徐氏一派尤為親近。他不需要站隊,因為他的立場,是一早就決定好的。

當然,黨派相爭不一定全是壞事,也可以維持朝廷的平衡,避免某家一手遮天。只可惜諸方勢力此消彼長之時,不可避免地會有人成為犧牲品,在黨爭之中被淘汰掉。

在官場中行走,不僅要有幹實事的能力,還要有認清時局的眼力。處理人際關係,揣摩皇帝態度,做好職內本分,都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海瑞為人剛強正直,清名永傳後世,百姓稱其為海青天。可他做官之時,卻飽受朝中排擠,不為上官所喜,屢次得不到重用。若不是他立身足夠正,對自己的要求苛刻到幾乎違反人性,讓旁人如何都抓不到他的錯處,不然早就死了好幾回了。

所以有的時候,懂得變通、明哲保身,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在顧雲霽出神之時,幾人已經寒暄完畢,紛紛將目光落到了身後的小輩之上。陸顯知上下打量了一番顧雲霽,說道:“這位,應該就是徐先生今年收的關門弟子吧?”

顧雲霽聞言上前行了一禮,躬身道:“學生顧雲霽,見過諸位大人。”

這時,耳邊傳來一道年輕又略帶張揚的聲音:“顧雲霽?原來閣下名叫顧雲霽,當真是好巧。”

顧雲霽循聲望去,正好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