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機會來了 (第1/2頁)
女穿男:世家庶子成長之路晉江 峨眉劍客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京城,兩年後。
自顧雲霽回到中央,進入戶部擔任侍郎之後,太子李晉澤和二皇子李晉澈之間的奪嫡之爭,算是正式拉開了序幕。
兩方人馬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勢力此消彼長,互相爭鬥個不停。如此兩年過去,除了景豐帝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衰弱,漸漸長大的李晉澤在群臣的期待之下,儲君地位日益穩固之外,局勢似乎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六月夏末,不過是去校場檢閱的時候受了點冷風,景豐帝的頭風就又犯了。而且這次病來得尤其兇猛,景豐帝每日頭疼欲裂,吃不下睡不好,索性下詔令太子監國,將政事暫時全權交由李晉澈處理。
訊息傳到吳王府,李晉澈氣得摔了杯子。
“監國!父皇讓李晉澤監國!”
李晉澈握緊拳頭,咬牙切齒道:“父皇此舉,和擺明了支援太子黨有什麼區別?憑什麼!李晉澤一個宮女生的下賤胚子,不過就比我大了那麼一歲,憑什麼就要事事壓我一頭!我不服!”
方子歸同樣心情不佳,但還是儘量好聲好氣地道:“殿下稍安勿躁,如今須得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對策。”
“你叫我怎麼冷靜!”李晉澈抓狂得厲害,根本聽不進去,“父皇這兩年身體越來越不好,動不動就要病一場,以前需要安心養病的時候,都是把政事交給內閣處理,如今都直接讓太子監國了!”
“現在就能監國,下一步是不是就讓太子代為祭祀?再下一步,父皇怕是就要明明白白地寫下遺詔,將李晉澤定為繼承人,再不著急,我們還有機會嗎!”
方子歸沉聲道:“現在內閣的這幫大臣都年紀大了,眼看就要致仕,不好再像從前一樣把庶務都丟給他們。陛下養病之時讓太子監國,也算是在情理之中,畢竟他是名正言順的儲君。”
李晉澈聞言冷笑:“名正言順?感情我們做了這麼多努力,抵不過他一個名正言順是嗎?”
“年初的時候,父皇好不容易被母妃勸動,要給我封王,眼看府邸都要建好了,結果顧雲霽一道摺子上去,說是‘魏王’這個封號不妥,稱前朝封魏王者多早亡,不吉利,硬是哄得父皇給我削成了吳王!”
像景豐帝這種兒子不算很多的情況下,通常給皇子封王都是封親王,但親王之間,不同的封號意義也不同。
一般情況下,最尊貴的王號莫過於戰國七雄——韓、趙、魏、楚、燕、齊、秦,因為他們的國力強盛,對後世的影響力也頗大。
“秦王”由於歷史原因,常有虎狼之秦的說法,野心勃勃,實力強橫。除了一些功勞卓著,在打江山的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的皇子,基本上不會有人給自己爭取“秦”的王號,以免惹人猜忌。
除秦之外,戰國時魏國佔據中原之地,土地廣袤人口眾多,具有非常好的象徵意義,李晉澈很屬意這個王號。誰知顧雲霽一通引經據典的勸諫下來,竟是說服了景豐帝,將他的王號改為了“吳”,直接排除在了七雄之外。
更噁心人的是,還有太子黨的人假惺惺上奏,說不能厚此薄彼,要給三皇子請封為“韓王”。太子也就罷了,三皇子比他年紀小比他出身低,怎麼能在王號上壓他一頭?!
雖然景豐帝最後並沒有同意,但李晉澈還是被氣得不輕。
看起來只是一個王號,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利益影響,但潛移默化之中,難免讓群臣心中產生偏向——區區吳王而已,聽著就該封到江東之地,如何能在京中長期與太子相爭?
李晉澈面色陰鬱:“我不是太子,沒有儲君天生就有的參政資格,非得要封了親王,才能名正言順地參與政事。可等我真正成為親王之後,那群人的話術又變了,旁敲側擊地想要我去離京就藩。”
“甚至還有個別囂張的,直接就給我介紹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