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本朝第三人 (第1/2頁)
女穿男:世家庶子成長之路晉江 峨眉劍客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中年舉子講得投入萬分,從模仿景豐帝的腔調到形容當時的場景,聲情並茂,抑揚頓挫,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漸漸地,會館一樓的大堂內安靜了下來,眾人屏氣凝神,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中年舉子的動作。直到他的最後一個字音落下,眾人都好似沒反應過來似的,四周一時間鴉雀無聲。
中年舉子面露得意,在眾人的目光裡下意識地挺了挺胸膛,說道:“怎麼樣,這下你們知道顧雲霽的會元是怎麼來的了吧?”
有人率先反應過來,譏笑一聲:“行了,你就吹吧!先不說這事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你又是從哪知道的?連陛下說的話都記得一清二楚,難不成你當時躲桌子底下偷聽呢?我看,這八成是你編的!”
中年舉子立刻不幹了:“什麼叫我編的?這就是事實!科舉取士事關重大,會試的錄取名單那都是所有考官商議過後才確定下來的,雖然是陛下親自改的,但名單突然有了變動,那禮部尚書回去不得跟其他考官解釋嗎?你解釋給我,我解釋給你,這一來二去的,事情自然就傳開了,我知道也不稀奇。”
有人半信半疑:“那陛下說的話呢?你又是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的?”
“這……”中年舉子語噎,底氣有些不足,“我,我承認,這個是有點添油加醋了……我那也是根據事實合理想象嘛……”
見眾人撇嘴,似有不屑,中年舉子連忙補充道:“雖然有的話是我自己編的,但我相信應該也和陛下的原話差不離了。再說了,若非陛下御筆欽點,你們以為誰有那個膽子將主考官的親屬錄為會元?”
這話倒是很有說服力,眾人聞言暗暗點頭,心中的疑慮被打消了大半。
有人沉吟道:“說起來,這會試應考的舉子那麼多,錄取的貢士也足足有三百人,陛下是怎麼單單記住顧雲霽的?不僅看了他的卷子,還對他的水平了如指掌,著實令人意外。”
先前那個白衣士子接話道:“其實這很好解釋。兩年前的江南流民之患中,顧雲霽作為鹿溪書院學生的代表,那可是在協助杭州官府安置流民的過程裡立了頭功的,陛下記得他的名字也不奇怪。”
被他這麼一說,黑衣士子頓時想起了什麼似的,說道:“你們還記得陛下四年前曾經巡遊黃河嗎?巡完黃河後陛下就順道南下,路過杭州府時,還專門去了鹿溪書院一趟,據說就是為了去見顧雲霽的。”
眾人瞪大眼睛:“真的?這麼說來,陛下早就開始器重顧雲霽了?”
白衣士子道:“若真是這樣,那顧雲霽殿試的名次應該也不低。顧雲霽本就身具才華,陛下又偏重於他,既然會試都能特意將他錄為會元,殿試直接點為狀元也不是不可能。”
“我記得顧雲霽本來就是松江府的鄉試解元吧?”似乎是覺得過於不可思議,這人說話時頗有些艱難,“鄉試解元,會試會元,如果殿試再是狀元……那顧雲霽,可就是連中三元了。”
“連中三元”可謂是科舉士子的巔峰榮譽,是無數人做夢也想達成的成就,然而實現難度巨大,是真正的“百年難得一遇”。
這個詞帶來的震撼過大,眾人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有人失神地喃喃道:“本朝開國一百多年,迄今為止總共也只有兩位連中三元者,一個在太祖年間,另一個在孝宗年間。而且這兩人都是仕途順遂,最後入閣拜相,聲名顯赫。難不成顧雲霽就要成為繼他們二人之後的本朝第三人?”
雖說是自己引起的話題,但就這麼聽下來,中年舉子也有些不敢相信,乾巴巴地道:“應該……不至於吧?要知道同時考中解元和會元的人可是有不少,但絕大多數還是止步於此,沒有在殿試中取得狀元,否則連中三元者也不會這麼稀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