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炸藥裝在馬鞍旁的袋子中。

按照燕北的要求,用棉花堵住了馬的耳朵,藉著夜色的掩護摸向大桓人營寨。

與此同時,一支在後方待命的五萬駐軍,也趁著夜色前往平山城北側。

按照燕北的命令,一旦大桓軍營大亂,他們就結成陣形,向前突擊。

大桓人不是傻子,夜間也有衛兵站崗,有遊騎在營帳外巡邏。

大燕人靠近到三百米的時候,即便有夜色的掩護,但還是被大桓的巡邏騎兵發現了。

“敵襲!”

營寨木牆上的衛兵一聲高喊!

營寨最前方,專門守衛營寨安全的一隊人立馬起身,準備迎敵。

大桓王行軍打仗多年!

遇到的夜間襲擊不是一次兩次,早有了成熟的應對手段。

營寨最前方的部隊,即便睡覺也鎧甲武器不離身,每隔兩天輪換一次。

這樣就能保障營帳最前的部隊,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不至於慌亂。

這些部隊只要稍微爭取點時間,大桓大軍便能準備很好,給來犯之敵沉痛打擊。

耶律宗的策略沒什麼問題。

唯一漏算的就是,最前方的部隊沒能爭取到一點時間。

燕國的一萬騎兵並沒有衝向營寨的木牆,而是停在了二十米外。

然後,前排騎兵拿出火摺子,點燃了木質的炸藥,扔向了營寨的木牆。

大桓人根本沒明白燕國人什麼意思,甚至有人撿起了引信還在燃燒的木盒。

轟!

爆炸聲撕破了夜空的沉寂,白色煙柱沖天而起。

轟轟轟!

燕國人這次投擲的木盒有上千個,連續地爆炸在營寨木牆上,撕開了大片的口子。

即便燕北設計的這種炸藥結構簡單,沒有破片,木質結構也讓火藥壓得不夠實。

可火藥第一次在這個世界登上舞臺,發出的光和熱也足夠耀眼!

上千斤的火藥,在大桓營寨外牆上撕開了一道大口子,帶給了大桓人難以想象的震撼。

與此同時,被震撼的,還有燕國騎兵。

他們手中的小盒子,怎麼會有這樣的威力!

“衝鋒!”

衛央很快從震撼中緩過神,帶著騎兵衝向大桓營寨內。

大桓人就沒這麼快的反應了。

燕國人好歹知道巨響和衝擊來自手中的盒子!

大桓人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個個耳朵嗡嗡響。

沒等他們從震撼中緩過神,燕國的騎兵就衝過來了。

一邊衝一邊往衝鋒的道路兩側,扔炸藥。

轟隆隆!

大桓營寨內,響起了連續不斷的雷霆。

大桓人的守衛,立馬就崩潰了。

如同雷聲一般的巨響在營寨中炸開,不時有倒黴的大桓人被炸得血肉模糊。

大桓人哪裡見過這種東西!

一個個心神俱驚,四處逃竄。

人都逃了,那些馬更是被炸彈的聲音驚到,掙脫開繩索,拼了命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