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工業規劃 (第1/2頁)
大乾鎮國公孫子蕭蝦後續 晨曦曦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衝壓鑄造的工藝,燕北已經給將作監的人講過,要用到蒸汽動力的機器。
以目前蒸汽機的水準,還無法做到。
將作監的工匠,有些為難。
“陛下,這樣的話,短時間內,恐怕沒辦法升級目前的這批蒸汽機。”
燕北擺了擺手,“不用著急。”
“冶煉和鑄造工藝的進步,會提升現有機械的效能!”
“現在機械效能的提升,又會反過來提升冶煉和鑄造工藝。”
“這是一個完整的流程!”
“整個工業體系的進步,是相輔相成的。各個方面齊頭並進,才能不斷提升。”
“從現在開始,你們要摒棄過去的那種固有思維!”
“一個新機器的開發,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一年之內,我們的工業體系,要比現在的規模翻三番!”
“我的機器至少要換代兩次。”
“我給你們需要的一切資源,一年時間,我要看到成果。”
燕北的要求,並不是異想天開。
整個工業體系越先進,想要升級換代,難度和複雜程度越高。
而現在,大燕的工業,還如同剛出生的嬰兒一樣,粗糙且原始。
存在的問題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
這也意味著提升的潛力極大。
並且,在大方向上,有燕北指引。
一些重要機械的設計,工藝改革和選擇,燕北都會直接點明。
只需要那些工匠解決細節和實際應用上的問題。
最難的一道檻已經解決,大燕的工業發展必將爆發。
一年工業產能翻三番,機器換代兩次,只是燕北的保守估計。
等第一批人才培養出來,各種機械改進完善到一定程度之後。
有了基礎的大燕,工業能力會十倍甚至百倍地提升!
所謂百倍,不是誇張的類比,而是事實。
大工業生產時代的生產力,比起作坊的效率,高出的又何止百倍。
一個煙筒林立的工廠,生產力甚至能超過舊時代的整個國家。
工廠的流水線,工業產品源源不斷成型,整箱整箱地運出!
而那些手工作坊,造一個槍管,都需要數個熟練工,幾周的時間!
因為精度問題,廢品率還極高。
當然,現在的大燕,還沒有能建立大型工程的技術能力。
目前的煤鐵工業,只是剛剛起步。
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從最基礎的蒸汽機,到機械在煤礦和鐵礦上的實際應用。
再到基礎的鑄造工藝和冶煉工藝提升,燕北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在裡面。
土高爐鍊鋼,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焦炭製備,冶煉的具體工藝,還需要工匠花時間摸索。
燕北也只知道土高爐的大概結構。
但好在作為大燕皇帝,燕北可以調動大量的資源,投入其中攻關。
現在整個流程開始自行運轉,燕北終於能鬆了口氣。
“我算是知道我父皇為什麼那麼早就走了。”
燕北把面前厚厚數頁,最上面寫著大燕國,大乾十年工業發展規劃的宣紙,往前一推。
“這份檔案交到將作監,這件事算告一段落了。”
旁邊的小黃門,立馬捧起桌子上的檔案,送往將作監。
這些日子,大家已經習慣了燕北的用詞。
整個工業體系上的各部門,常用的術語都用上了燕北口中那些一開始他們並不理解的詞彙。
這些詞彙與現在大燕的用語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