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部落中,恐懼如同蔓延的野火,悄無聲息地吞噬著人們的心靈。部落的人們在恐懼的驅使下,開始口口相傳那些恐怖的故事。起初,他們只是將亡者稱為“歸”,帶著一絲敬畏與哀思。

不過,隨著恐懼的不斷作祟,人們心中的“歸”逐漸被扭曲成了“鬼”。第一隻鬼似乎對這個新名字情有獨鍾,它在部落上空徘徊,彷彿在享受人們對它的恐懼。

有人說:“鬼比猛虎還要兇,它的獠牙閃爍著寒光,能輕易撕碎一切阻擋它的東西。”

有人說:“鬼比豹子還要快,它在夜色中一閃而過,讓人連影子都抓不住。”

還有人說:“鬼像鳥一樣可以飛,它在空中盤旋,隨時準備撲向毫無防備的人。”

每當夜幕降臨,人們閉上眼睛,卻總能看到鬼的影子在頭頂盤旋。鬼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的恐懼也越來越深。許多人不敢出門,甚至連狩獵都不敢去,部落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部落首領為此苦惱不已,但他卻毫無辦法。為了維持部落的生存,他只能強制要求每家每戶必須有一人參加狩獵,否則就無法分得食物。

可是,恐懼這種新情緒的出現,讓部落的狩獵意外頻發,屍體無人處理,鬼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加,一時間形成了人鬼共存的恐怖局面。

第一隻鬼的誕生,源於一個兒子對父親的思念。這個兒子比其他人更喜歡思考,他回想起自己對著父親的屍體呼喚“歸”的瞬間,然後便變成了鬼。

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找到部落首領說:“再有人死的話,不如我們將它們埋在地下,大地也許會阻擋它們!”部落首領覺得有道理,便宣佈命令,所有死去的人的屍體都必須埋在土裡,以防止鬼的出現。果然,鬼的數量少了很多,但世上依然有鬼存在,人們仍在尋找其他方法來對付鬼。

人們認為天地廣闊無邊,孕育了所有生靈,那麼天和地一定是最厲害的存在。於是,有人開始將採摘的果子和獵物擺放在一起,向著天空祈禱:“天和地啊,我們把這一切都獻給你,請幫我們對付鬼吧!”

話音剛落,一個人從天上緩緩降下。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他們圍過來,一起看著天空中的人問道:“你是誰?”

他回答:“人啊,我叫獻。來幫助你們對付鬼!”

人們反問:“你要怎麼幫?”

獻說:“人啊,獻出你們的相信,相信越多,我就越厲害,就可以幫你們將鬼驅趕!”

於是,人們紛紛喊道:“好!我的相信給你!”

獻的身上忽然爆發出耀眼的光芒,只是一揮手,部落裡的鬼就不見了。獻對著人們繼續說道:“人啊,以後只要想找我,就獻出自己的東西,我便會出現。而我不僅可以幫你們驅趕鬼,還可以滿足你們的願望!”

就這樣,獻出現後,人們歡呼雀躍,甚至歌頌著獻的功績。但是,“獻”這個名字總是讓人覺得有些太過直白。於是有人說:“獻總是飛得比那高山還高,他的住處彷彿就在天上,而且他的長相併不可怕,與我們很相似,應該也是人類,只是更為強大的人而已。不如我們就叫他仙吧!”

“仙”這個名字開始流傳,而獻似乎也更喜歡人們為他起的新名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仙,甚至乞求更多的願望。但每一次,都需要獻出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有人想要不勞而獲,於是他獻出了自己的勤勞,變得懶惰。他不再願意去狩獵、耕種,只是坐在家中等待仙的恩賜。他的身體變得虛弱,精神也逐漸萎靡。

有人渴望一蹴而就,於是他獻出了自己的耐心,變得急躁。他不再願意等待果實成熟,不再願意學習技藝,只是一味地追求速成。然而,速成的結果往往是失敗,他陷入了更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