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詢問的男人是西交街上算得上有名的人家,徐姓,家裡做些石料生意,也算得上是富裕人家,尤其是最近生意上走了運道,也成為了西交街上能夠說的話的商鋪。

“那行,我一定會去捧場的。”

徐姓男人說起話來倒不是他整個人表現出來的樣子,雖然看著很油膩,但是說話卻可以看出是個明理之人。先前李逵因著外貌給徐姓男人做出的評價實在是不太符合,徐姓男人在梨園風頭正盛的時候便經常去捧場,結果不久之後卻直接銷聲匿跡了。現在他在報紙上又看到了梨園的訊息,自然是不願錯過。

李逵招呼完徐姓男人之後,陸續又有其他人跑過來詢問有關梨園的事情,李逵皆是耐心解答。一個上午過去,竟引來了約四五十人詢問,由此可見李紹白給張利民下的這一步棋是走對了。

傍晚之後,李逵向張利民稟報了今天一天的收穫,結果自然是出乎張利民意料的,他原本以為李紹白說的這件事情,頂多會引起一部分人的注意,可是哪裡知道竟然會有這麼多人感興趣。

張利民彷彿看到了巨大的利潤在前方向他招手,第一酒樓距離他想要的模樣不遠了。經過此事,張利民越發覺得李紹白就是他的福星,若不是李紹白的出現,第一酒樓又怎麼可能變成現在的模樣?

梨園的事情一經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興趣。加上整個上海本來存留下來的戲曲藝人就不多,現在第一酒樓迅速抓住這個特點,很快就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張利民一統計,居然發現提前預約的人達到上百人。

第一酒樓畢竟不是特別大的酒樓,承客量也十分有限,上百個客人一擁進來,這酒樓豈不是要崩潰了。張利民很快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要限制一次性迎接的人。

等到第一酒樓正式迎客的時候,門外排了好長一條隊伍,都是些前來一堵梨園風采的人。李逵奉了張利民的吩咐,走到門外,看著快要排到馬路中間的眾人說。

“由於這是梨園第一次試唱,一次性只能接待二十位客人,希望其他的客人不要怪罪。”

人們都想著要一睹梨園風采,對於早晚反而並不是很在意。排在後面的人一聽李逵這樣說,都十分自覺地散開了。

李逵見只剩下說好的三十人,立刻與其他店小二將客人們迎了進去。第一酒樓對外開放的只有一個包廂,其他包廂依舊供人們吃飯,除此之外還專門設了兩個茶室,這樣一來,第一酒樓的功能就被擴充套件開了。經營範圍一擴大,酒樓的盈利自然就會不斷地往上去。之前張利民還與李紹白說怕重修沒足夠的資金,現在第一酒樓的生意十分好,賺得錢已經足夠重修的錢,這件事情自然就再沒有和李紹白提了。

李逵領著二十個客人去了二樓的大包廂,一進門果然與其他包廂不一樣,入眼十分寬闊。中間的正前方有一個高處約一米的戲臺子,戲臺子前面放置了二十張椅子。前來觀賞的客人紛紛坐到椅子上,待客人們坐好,演出就開始了。

由於是第一次演出,葛正清自然想要為梨園博得一個好名聲,這不一開場就是讓葛正清最得意的弟子上演了一出《霸王別姬》,本來這出戏就廣為人們所稱讚,加上梨園子弟本來也唱功高超,自然沒有讓場下的觀眾失望。

臺上咿咿呀呀的唱詞,華麗無比的服裝,還有戲子們精美絕倫的表演,無不讓人沉醉其間。整個包廂都是《霸王別姬》的調子,餘音繞樑,美妙無比。李逵在其中為客人端茶送水,自然也欣賞到了梨園的第一場演出。

之前李逵還十分奇怪,為何梨園一入駐第一酒樓,居然會有這麼多人前來詢問。現在看來,梨園自然有足夠的本事可以讓它在消失五年之久重新回到眾人眼前時,依舊讓人眼前一亮。

臺上唱詞咿呀,臺下之人必然少不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