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施家,李紹白自然也是好奇的,他自從認識了施然之後,就見識到了上海灘世家小公子的做派,出手闊綽不說,為人性格更是乖張。

遇到這樣的施然,李紹白不經好奇施家是個什麼模樣。原本這次見面李紹白是想定在一個酒樓的包廂,畢竟這樣的地方安靜,也可以找到個談話的空間。哪知施然卻直接將見面的地方定在了施家。李紹白聽到這個結果之後雖然表現出了一瞬間的驚訝,但是很快就緩和過來,與施然定下了具體時間。

李紹白和張閔翔分別坐在兩個黃包車上,兩人一前一後,竟坐了大約四十分鐘才到,倒不是因為車伕的腳程慢,而是因為這距離實在是有些遠。

施宅並不在上海的內區,而是有些偏郊區了。最開始施家就是財大氣粗的家族,對於建宅子的風水方面的問題十分在意,正所謂越是有錢的商人越是容易迷信,施家也不例外。

施家的家主思前想後,想來想去請了當時最有名的風水師,看了足足兩天轉遍了上海的每一個角落,最終將宅子的基地選在了郊外。

上海市本來面積就算不上大,市區和郊外的區別也並不是很大,因此施家的宅子建在郊外倒也不是件壞事情。施家建造宅子的時候可以說是將所有最好的東西全部挪進了宅子。從外觀上看去,施宅和普通的宅子並沒有任何差別,但只有進去之後才能發現其間的水月洞天。

很快,兩輛黃包車終於停了下來,這時已經走到了近乎是荒郊野嶺的地方,兩個車伕年紀看著也輕,之所以會接李紹白這個客估計也是因為一直遇不到什麼客人,若是放在一般有經驗的人身上,打死也不肯接李紹白這一單。

李紹白有意在下車時多給了兩個車伕銅錢,這兩個小車伕自然又是一番感激涕零。李紹白與張閔翔向前沒走多少步,就看到了一座從外觀上看起來與一般的家宅沒有任何區別的宅子。

從外面看是一個十分普通的院落,站在門口甚至隱約可見裡面宅子的房頂。

張閔翔跟在李紹白的身後,一見到這樣的宅子不經有些疑惑,要知道施家的富裕在整個上海都是出了名的,雖然早在很久之前,施家人既無經商之人,又無仕官之人,卻擁有人人豔羨的財富,自然而然便引起了其他人的眼饞。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無論這些個眼饞的人使出什麼樣的花招都沒有撼動施家一絲一毫的地位。施家在歷經三代富裕之後,雖然財富並沒有消失但是當時的施家當任家主卻從中看出了一個盛極必衰的道理。

故而這個家主十分有先見之明地讓家族中頭腦畢竟聰明的人跑去經商,留住施家的財富。事實也證明施家家主的決定多麼正確,很快施家的財富便到了常人永遠無法企及的地步,更是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豪家族。

這也是施家小少爺可以在整個上海灘造成這樣大影響的原因,再加上原本施家家大業大,到了施然父母這一代的時候,家中的孩子的數量卻開始猛然變少,反而是些旁支的親戚後代比較多。但是施老太爺又是個極其看重宗族一事的人,都已經到了民國時期卻依舊把嫡庶分得很清,而施然剛好就是施家這一代唯一的嫡子,施老太爺更是對他抱予了很大的厚望。

為了培養施然,施老太爺更是有意結交了上海界內一些有名的商界青年才俊,為的就是能夠在日後在生意方面可以幫助到施然,可以說是用心良苦了。

李紹白和張閔翔走到門口的時候,大門緊閉,兩個門衛模樣的人守在大門的兩邊。這施家果真是氣派,光是一個大門竟然特意設定了專門的守衛。李紹白走上前,詢問門衛是否可以放行。

那門衛看了李紹白一眼之後,並沒有答話,而是伸手按了一下大門上的一個白色的門鈴,之後就再也沒有理會過李紹白二人了。張閔翔與李紹白站在一處,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