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做絨花賺的更輕鬆更多,但寫東西才是她的愛好,即便到了古代,這個愛好也不想丟。

她寫字,顧小魚就在邊上安靜的看書。

娘倆相處的畫面,非常溫馨和諧。

直到衛慈來詢問晚上吃什麼飯菜,顧歡喜才停了筆,“吃滷麵吧,配兩個爽口些的小菜,滷子就用肉丁和泡發的木耳蘑菇炒成的肉醬。”

衛慈恭聲應下。

這時衛良在門口道,“太太,奴才問了,村裡沒人會燒木炭,都是直接燒柴火,或者去買煤炭,煤炭的價格分了好幾種,村民們用的都是最便宜的,一個冬天燒下來,也耗費不少,而且,據他們說,那炭塊煙很大也嗆,用著並不舒坦,時常引發咳疾,尤其是老人,有時候成宿的咳嗽。”

顧歡喜聞言,心裡就有數了,原先在青州時,鄉下到了冬天,也都是靠燒柴取暖,煤炭是城裡的富戶才會用到的東西,她想著京城附近的百姓,家裡條件好些,或許會捨得燒煤,但聽衛良說的那意思,即便是燒,也用不起那種無煙的,便宜的煙熏火燎,對氣管的刺激很大,還不如燒柴呢。

“等會兒,我畫張圖給你,你照著樣子在豆腐坊附近建一個土窯,以後就用來燒製木炭吧。”

衛良心裡一驚,面上卻不動聲色,恭聲應下,“是,太太。”

臥室裡,顧小魚好奇的問,“娘,木炭怎麼燒?您說得土窯,是類似燒製瓷器的那種嗎?”

顧歡喜笑著解釋道,“比那種窯可簡單多了,燒木炭沒多少技術含量,多折騰幾次就會了,主要是掌握住時辰和火候,就是個力氣活兒,等一下,娘給你畫出來,你一看就明白了,真沒什麼特別的……”

她邊說著,邊在紙上畫,沒一會兒,簡易的土窯就完成了。

顧小魚恍然,又有些好奇,“這樣就能燒出木炭來了?”

“當然,等衛良弄好,娘帶你去燒一次,你親自上手試試就知道了。”

“好……”顧小魚躍躍欲試,解釋道,“之前也用過木炭,用來煮水泡茶,要比其他的碳好燒,有股特別的果木清香,也耐燒,能裡三個時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