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晚上的家宴,又是在皇太妃府邸,那自然少不了齊王妃一家人。
齊王叔、齊王妃、齊容初都在。
陳康作為皇太妃的四弟,自然也來了,跟著陳康一起來的還有謝氏以及陳弘。
飯桌上大家閒聊一些家常,自然也說了一些國家大事,而對齊國來說,現在的大事只有一件,就是收復剩下的三關三城。
而因著收復三關三城延伸出來的一件事情就是姜國議和。
從姜國第一個使者來到齊國之後,整個齊國人都在關注著這件事情,也關注著姜國那邊的後續。
普通人尚且會在茶餘飯後閒聊幾句呢,更何況皇家人以及跟皇家人有關的一些人了。
齊王叔很在意這件事情,問齊橫元:“你確定不打算議和?”
齊橫元沉著聲音說:“不議和.”
齊王叔說:“既打定主意不議和,那就要先發制人,趁著姜國還沒有派第二個使者來到齊國之前,先去宣戰.”
先前蘭州關和清江關,遠在邊關,白旗之事,可以憑口舌之語糊弄過去,但使者一事,天下皆知,那是無論如何糊弄不過去的。
作為姜國間諜,作為姜國人,齊容初當然是為自己國家著想的。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這個話題上,在齊王叔和齊橫元身上,都沒去看齊容初,也就沒能看到齊容初黑眸內一逝而過的戾氣。
那樣姜國使者赴齊,而在姜國使者沒有離開之前,齊國都不能再對姜國宣戰了。
這一探知竟是發現榮宛音已經從姜國出發了。
後面的晚飯吃的就有些沉悶,好在燕寧吃的差不多了,大家也都吃的差不多了,沒多久晚膳就結束了。
齊橫元第一次拒見了姜國使者,放了姜國使者回姜國,這不違反任何道義。
那個時候姜王叔只是大意了,他可能覺得,齊國皇室只剩下了齊橫元,而齊王叔早年因傷勢過重,無法上戰場,整個齊王室,已經沒有可以威脅姜國的人在了,他這才給了齊國一個喘息的機會,或者說,給了姜國一個喘息的機會,畢竟舉國之戰,消耗的不僅僅是齊國,還有姜國。
馬車門開啟,齊橫元牽著燕寧的手走出來,兩個人都穿上了大氅,車門一開啟,人一走出來,迎面就是一陣飛雪。
這比的還真的是速度呢。
齊王叔掀了掀眼皮,說道:“先前蘭州關和清江關也全都掛著白旗呢,不還是成功宣戰了?事在人為,本王相信,蘭州關和清江關能在有白旗的情況下宣戰成功,剩下的壺水關、祁淮關、俞陵關也必然能夠宣戰成功.”
如果姜王叔知道六年之後,齊橫元如此厲害,齊國在齊橫元的勵精圖治之下變得如此強大,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六年前議和一事。
今天白天沒雪,剛剛吃飯的時候也沒雪,但吃完飯出來,卻發現外面下雪了。
說完看向齊橫元:“陛下,王叔提這件事情,並不是想逼迫陛下,也不是想逼迫邊關的戰士們,而是姜公桓這個人陰險狡詐,他忽然提出議和,這裡面必然有算計,算計不成,他是不會罷休的,所以這議和之事,勢必會繼續進行.”
這真是個聰明的女人。
這次議和,齊橫元就算不願意,也還是要被迫接受。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不是規矩,這是道義和民心所在。
皇太妃這一趕,所有人就都走了。
齊橫元嗯一聲:“王叔不必操心這些,朕不會議和,剩下的三關三城,朕一定會收回來,等九關九城全部收回,朕帶王叔去關城走一圈.”
所以,榮苑音已經搶先一步了。
六年前齊國戰敗,姜國沒有斬齊國的使者,齊國派出使者主動議和,姜王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