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超,你……你這是搞的什麼名堂?這車……”李懷德指著車子,圍著又轉了一圈,開始激動起來,聲音都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哦,這個啊,”黃智超故作輕鬆地拍了拍冰涼的車座,語氣平淡地介紹道,“沒什麼,就是我和鉗工班的王師傅、李師傅他們,利用廠裡的廢舊材料,瞎鼓搗出來的一個小玩意兒。想著平時跑個腿啥的省點力氣,就弄了這麼個‘電驢子’試試水。”

“電驢子?”李懷德細細咀嚼著這個既形象又有點土氣的新鮮詞兒,眼睛卻前所未有的亮,“你是說,這車……是靠電驅動的?”

“原理上差不多吧,”黃智超笑了笑,指了指後輪旁邊的裝置,“用電瓶供電給這個電機,電機帶動後輪轉。當然,”他話鋒一轉,坦誠道,“現在這個還非常非常粗糙,就是個驗證想法的殼子。您看,電機是拿報廢機器改的,噪音大,跑不快,發熱也厲害;電瓶更是湊合,續航、充電都是大問題。離真正實用,差得遠呢。”

旁邊的王敬山看廠長對這“電驢子”如此感興趣,生怕李懷德以為是自己這些人是偷使用廠裡的物資,連忙插嘴道:“李廠長,這可是我們鉗工班和黃廠長一起,就靠著倉庫那些沒人要的廢銅爛鐵攢出來的!一點沒用新材料!”

李學斌也激動地點頭附和:“主要是黃廠長的想法好,給我們指明瞭方向,我們就是出了把力氣,沒想到真讓它跑起來!”

李懷德的目光從車子挪開死死看著黃智超:智超,你這個想法……非常不簡單!你是從哪裡得來的靈感?”他太清楚這東西背後可能代表什麼了,這絕不是“瞎琢磨”就能出來的。

“呵呵,李廠長您過獎了,”黃智超打了個哈哈,巧妙地避開了核心,“我也就是平時愛瞎想,看到咱們廠工友們上下班辛苦,就琢磨著能不能給腳踏車加個助力。正好咱們廠技術力量強,廢料也多,就動手試了試,純屬歪打正著。”

李懷德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頭翻湧的激動和無數疑問。他知道現在不是刨根問底的時候,關鍵是這東西本身!這可能是一個讓軋鋼廠脫胎換骨的巨大機遇!

他猛地湊近黃智超,壓低了聲音,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迫切和滾燙的熱度:“智超,先不說想法來源!我就問你一句,這東西……這個‘電驢子’,技術上如果再完善完善,咱們軋鋼廠,有沒有可能……把它真正造出來?甚至,實現量產?”

他的眼神裡燃燒著對新產品、新業績、新未來的渴望火焰。一個能自己跑的腳踏車,在這個腳踏車都還是憑票供應的年代,意味著什麼,他這個當廠長的,比誰都清楚!這不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這可能是一個全新的產業!

黃智超聽到李懷德這幾乎是帶著某種期望和急迫的問話,心裡早有準備。他就知道,只要這東西問世,以李懷德的眼光,絕對不會放過這樣子的機會。

“李廠長,”黃智超斟酌了一下,“要說完全把它造出來,甚至量產……理論上,路子是對的。咱們廠有裝置,有像王師傅、李師傅這樣手藝頂尖的技術工人。關鍵在於幾個核心部件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比如電機和電瓶,需要專門設計和製造,還有就是……成本控制。”

“技術問題?”李懷德不等他說完,猛地一揮手,斬釘截鐵,“技術問題就去攻克!成本問題先放一邊!只要東西能造出來,還怕沒銷路?還怕收不回成本?”

他環視了一圈周圍越聚越多、伸長脖子看熱鬧的工人,覺得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一把抓住黃智超的胳膊:“走!智超,還有王師傅,李師傅,你們仨,跟我到辦公室去!這事兒,天大的事!得馬上定下來!”

那架勢,幾乎是半拖半拽,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急迫。

黃智超、王敬山、李學斌對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