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年到了寶式堂之後,倪玉農還沒來。

莫小年故作隨意地和桂生說起克勤郡王府,沒想到桂生卻對此事門兒清。

“克勤郡王府?就那個末代王爺,還往咱們寶式堂賣過東西呢!”桂生笑道:

“東西賣完了,就賣王府唄,我聽說這王府,他賣了八萬大洋呢!”

莫小年聽了眼前一亮,繼續問道,“買王府的肯定也是大人物了?”

“那可是!不比清朝時的王爺小!內閣總理!”

我去!

莫小年揉了揉太陽穴,1919年冬的北洋政府,總理是誰來著?

“不是現在的。”桂生湊近莫小年壓低了聲音,“前總理。民國二年,熱河行宮盜寶案,被袁搞下來那個,熊······”

“熊希齡?”莫小年想起來了。

“對對對!”

“原來是他買了克勤郡王府啊!”

“嗯,好歹賣給中國人了。”桂生繼續絮叨:

“現在王府大宅,都賣的七七八八了,賣給洋人的還不少呢!

就說豫王府,多好的宅子,俗話說禮王府的房、豫王府的牆!可三年前愣是賣給美國人了,什麼石油大王‘囉嗦飛了’······”

“洛克菲勒,現在正在建協和醫院。”莫小年打斷道。

“嘿!行啊你,這都知道?”

如此著名的事件,莫小年自是知道的,但他已無心聽桂生絮叨。

因為知道了是熊希齡買的克勤郡王府,所以霎時明白了那句“一定狗熊先”······

應該是:一定給熊先生。

這老者本來就有口音,加上身受重傷,“給”說得像“狗”,“生”沒說出來,就掛了。

文天祥的鳳矩劍,譚嗣同的遺物,有人找到了,要交給熊希齡······

合理。

因為熊希齡和譚嗣同,亦是至交好友。

莫小年是從百年後來的,對他倆的情況,還是基本瞭解的。

譚嗣同和熊希齡都是湖南人。當年,譚嗣同在京城力推戊戌變法,而熊希齡在湖南辦報。

兩人意氣相投,也都是推行維新的人物。

後來變法失敗,本欲進京的熊希齡卻因病耽擱;譚嗣同慷慨就義,熊希齡無奈止步。

再後來,滿清被推翻,熊希齡還當上了總理。

······

“你幹嘛呢?不會得罪了熊府的人吧?”

桂生拿手在沉思的莫小年眼前劃拉了幾下,莫小年才回過神來。

“沒有沒有,我哪有那麼大本事?”莫小年笑笑,轉而問道,“掌櫃的今天還來麼?”

“這不好說,他也不能給咱們提前稟報不是?”桂生打了個哈欠,“天冷了,生意也不多······”

話沒說完,桂生硬生生止住了哈欠,蹭地就竄到了門口,“仇二爺好!您今兒來得早啊!”

莫小年上眼一看,進來的是一位青年男子。

個子不高,偏瘦,精緻的棉袍穿在身上也略鬆垮,卻又顯得風度翩翩。

他髮型精緻,眉清目秀,步伐舒雅地走了過來,一手垂著,一手還盤著一對核桃。

這核桃有些特別,不同於常見的文玩核桃。

黑中帶紫,紫中透亮;疙疙瘩瘩,麻麻賴賴;卻又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仇二爺,你手裡這對核桃,我可從來沒見過啊!奇珍!奇珍!”桂生也瞅見了,立時就是一個脆響的馬屁。

“怕見風,一直在屋裡玩,包漿了才敢帶出來。”這位仇二爺聲音很清亮,帶著南方口音,同時還衝莫小年微笑點頭。

“這什麼品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