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後來轉送給金承淙祖上了。”

“哪個劉家?”

“山東劉家!康雍乾三朝,祖孫三代進士。”

“噢,劉墉啊!”

劉家還真是符合康雍乾三朝祖孫三代進士。

康熙朝進士劉棨,雍正朝進士劉統勳,乾隆朝進士劉墉。

官兒都做得不小,劉墉還是著名的書法家,清代四大書法家“翁劉成鐵”之一。

若真有這種傳承有序的輪轉,當年是劉家轉贈金貝勒家,那自是加分項。

不過這玩意兒一般不可能有記載,而且金承淙說的,也未必是真的。

“對,就是劉墉家的東西。”那友三應道。

“西周雙耳三足龍紋圓鼎,一尺的高度,全品。出土這麼久了,算是熟坑。綜合來看,市面上最多也就能賣到一萬五。”

莫小年估算得也比較慢,因為民國的行情,他也是重新學習研究的,現在只能說初步掌握。

“這麼少!”那友三騰地站了起來。

“三爺你這麼激動幹嘛?坐下坐下,你說他想要多少吧?”

“他還想要三萬!”那友三嘆了口氣。他這一嘆氣,就是覺得莫小年說得對,但是中間的差價矛盾又很難調和。

莫小年笑了笑:

“他這是吃慣了大魚大肉,一點兒粗糧都不肯吃啊!

古月軒得了三萬三,他倒是沒拿差的東西給你。

但是價錢,他想得太美了!”

“那現在怎麼辦?”那友三問道。

“他這種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莫小年想了想,“你告訴他,我們幫著賣,能給他一萬五!”

“啊?你不說市面上最多賣一萬五嗎?給他一萬五,合著我們白忙活啊?”

“一萬五,是現在的價兒,他不應,咱們不就可以變了嗎?”

“他不應?他······對啊,他現在是三萬的心氣兒,一萬五他肯定不應啊!”那友三恍然大悟:

“然後呢,一萬五誰收都沒利市,他去找別人試探,都到不了這價兒啊!

回頭他還得找我!

買賣回頭了,原定的價錢就不作數了!

那就重新定個咱們滿意的價錢!

這時候他就好說話了······”

莫小年點了一支菸,“三爺啊,這裡就咱們倆人,你明白就行了,就不用說出來了。”

那友三也跟著點了一支,“我這不是覺得您高明嘛!是吧莫爺?”

“得,三爺別拿我開涮了。”

“行,這事兒就這麼辦!”那友三深吸一口煙,“除了這隻鼎,我還從金胖子那裡得到了另外一隻鼎的訊息!”

“訊息?也就是不在他手上?”

“對,現在存在天津老毛子的銀行裡,但是金胖子認識貨主,能牽線。”那友三抬高聲音,“這一件可真是重器!咱們吃得下吃不下兩說,我得告訴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