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先生,我本來覺得你眼力過人,沒想到······”李小義嘆氣:

“你是不是覺得,若真的是汝窯,我抵的價錢太低,有些難以置信?”

“東西是東西,價錢是價錢。這是三爺的買賣,我只是看東西說話,不論抵五千還是五萬,這東西都不對。”莫小年這時候肯定不能鬆口。

那友三雖然在古玩上眼力不濟,但看這方面是可以的。他知道雙方在角力,到了關鍵當口。

不過,勝負其實已分。

“這鴛鴦水滴,可是我在保定追隨曹督軍的叔叔送給我的。”

李小義說得不緊不慢,實際上已經黔驢技窮,都把李彥青搬出來了。

“李老闆,如果你堅持是汝窯,那就不要談了,琉璃廠那麼多鋪子,若真是汝窯,你何必在我這裡抵錢呢?”

莫小年放下茶杯,又點了一支菸。

雖然他嗓子有點兒緊,對這件鴛鴦水滴的渴望進一步加深,但為了不搞炸了,還是得唬人。

“哈哈哈哈。”李小義終於笑出了尷尬。

他即便如此大笑,也顯得比較柔,那一口牙是真白啊。

“今天碰上莫先生,我就算跟著學習了,那你說說,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莫小年鬆了一口氣,發展到這一步,最起碼有希望拿走這個鴛鴦水滴了。

這是不折不扣的北宋汝窯!

但有兩點會讓人生疑。

第一,就是星星點點的發黑積釉。

因為汝窯釉水的調配非常嚴格,“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釉”,燒成之後,鮮有發黑現象。

鮮有,不代表沒有。

特別是這一件鴛鴦水滴和其他器物不同,羽翼上有很多細密的線條和凹點。不管怎麼上釉,它也會有積釉。

這一點,只要積釉均勻好看,也沒什麼。

但是,釉水的調配,雖然嚴格控制,但也不能分毫不差;再者,入窯燒製的火候溫度時間,稍有不同,效果也可能會有些許差別。

有時候,燒一百件,合格的可能只有幾件。

這一件鴛鴦水滴,許是釉水中鐵元素多了那麼一丟丟,同時燒製的時間又略長了些。

加上積釉的基礎,就出來了這個效果。

但是,這又不能算作不合格,所以沒有被毀掉,最終還是採用了。

這個疑點其實不難解釋。

但是有的人面對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對品質要求上會產生“潔癖”,小問題會在心裡變成大疑點,乃至看假。

第二個疑點,就是這件鴛鴦水滴,有芝麻釘痕、露香灰胎,但是釉面並無蟹爪紋。

蟹爪紋,是釉裡很細很均勻的類似冰裂的小開片小紋理。

又叫蟬翼紋。

這兩個說法都很形象。

這種開片紋理很特別,和其他瓷器的開片不同,由此成了鑑定汝窯的典型特徵。

但凡事不能絕對,總有少見的特例出現。

這件鴛鴦水滴,它算是個“圓雕件”,整體有各種弧度,基本沒有平面和直面,和瓶子洗子香爐之類的器物不同。

同時,出現了發黑的積釉,也說明釉水調配和燒製過程,也是不太一樣的。

不過,沒有蟹爪紋,不代表沒有開片;蟹爪紋是一種特殊的開片而已。

這件鴛鴦水滴上的開片,紋理略長了些,也沒那麼密集。

······

就這兩個疑點疊加在一起,一般人是扛不住的。

當然了,這些話莫小年是不能對李小義說的,他有另一套說辭。

知識就是力量,眼力就是財富。

“李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