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這樣。”莫小年說著,彎腰把裝杯的盒子和信封放到了門前臺階上。

而後他起身說道,“這相當於我送到了。您要不拿進去,又相當於您扔了!跟我沒關係了。”

說完轉身就走。

辜鴻銘卻不由笑起來,“有意思,你回來行麼?”

莫小年轉身回步,“行。您還有什麼事兒?”

“他送的什麼東西?”

“不是貴重東西,一個鈞窯小杯子。”莫小年既然“任務”完成了,才不管那一套呢,有啥說啥。

“鈞窯還不貴重?”

“不是官鈞,年份也不行,元末明初的。”

“就送這麼個玩意兒給我?”辜鴻銘走到莫小年跟前,“你說他是不是看不起我?”

“不是,因為這杯子很有韻味,許是他覺得您審美很獨到。”

辜鴻銘點頭,“好吧,你開啟我看看是個什麼樣的杯子。”

莫小年卻搖頭,“我的活兒已經幹完了,這已經是您的東西了,我就不亂碰了。”

辜鴻銘又笑,轉頭看了看男僕。

男僕上前拿起了盒子和信封,開啟了盒子,拿出了那隻小杯子。

辜鴻銘歪頭看了看,又從男僕手裡拿過了這隻杯子,用手轉著圈看了一遍。

“確實有點兒韻味。”辜鴻銘看向莫小年,“但是你也聽到了,我不想收。”

“那如果宋文昌再找您,您就說我生生放下之後跑了,然後您直接扔了,不就完了麼?”莫小年應道。

辜鴻銘大笑,“你真覺得這杯子有韻味,還是為了讓我收下?”

“確實有韻味,這東西還在鋪子裡的時候,我給他起過一個名字:細雨飛虹。”

這隻小杯子,杯口外側的一層白暈,確實有朦朧細雨的感覺,而弧度似弓的那道窯變紫紅,也確實猶如彩虹初現。

“細雨飛虹。”辜鴻銘沉吟,“這杯子要用來喝茶,細雨飛虹的名字那就更妙了!”

“好嘞,您留著喝茶吧。”莫小年拱拱手。

“小夥子你怎麼稱呼?琉璃廠哪家鋪子的夥計?”

“莫小年,琉璃廠東街寶式堂。”

“好,我記住了,你聽說過我麼?”

“當然聽說過,我還讀過您的書呢,《TheSpiritOfChinesePeople》。”

“呦呵?你還會說英文!”

其實莫小年本想說《春秋大義》來著,但這書就是辜鴻銘用英文寫的,他前世看的就是英文原版,一時不禁就這樣說了英文書名。

“就會這一句,書名嘛。”莫小年感覺時間不早了,別耽誤了合味好飯館和關元林的事兒。

至於辜鴻銘,其實好找,除了家住椿樹衚衕,他還是北大的教授,也有固定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