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駙馬大街,莫小年知道,在西城,後來改叫新文化街了。

石駙馬大街明代就有了,當時是條衚衕,因明宣宗駙馬石都尉的宅第在此而得名。

那友三約在西頭,那就是和鬧市口大街相交的地方,不難找。

戌末亥初,晚上九點左右。

這個點兒現在來說,夜生活還沒開始呢。

但在百年前的京城,這點兒大部分街上都沒人了;除了少數有特色的地方,比如八大胡同。

莫小年掐算著時間,叫了洋車,一路拉著他從宣武門進了內城,又到了石駙馬大街,往西到路口便下了車。

拉車的走了,莫小年向街北打眼一瞧,嚯!好大一處門樓!

單看大門前的兩座石獅子就威武得很。

莫小年轉念便想起來了,這處古建築百年後還在,並且成了文保單位。

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克勤郡王的王府。

他依稀還記得,清朝倒臺之後,最後一代世襲的克勤郡王,把這個偌大的王府給賣了。而等能賣的都賣完之後,居然靠拉洋車為生。

只是莫小年記不清具體哪年賣的,又賣給了誰。

且不去管他,莫小年在附近溜達了一會兒,沒見著那友三,只能靠在一個石獅子一側等著。

這會兒又沒手機,真不方便,約好了見面,見不著那隻能等著。

莫小年又想,那友三約在這裡,可能就住在附近,而附近最顯眼的,就是克勤郡王府了。

莫小年沒表,只能估摸時間,他想著要是等半個小時還不來,那就撤了。

結果那友三沒等來,遠遠看著一個身著黑衣的瘦小身影從路南的一處衚衕口竄出來了。

莫小年下意識地閃身到了石獅子後頭。

這瘦小身影身上好像還揹著個包袱,直衝克勤郡王府門前而來。

但是,他跑到距離莫小年藏身的石獅子尚有數步之處,猛然撲倒在地,接著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他還想掙扎著起來,但是微微撐起身子,便又撲倒在地。

莫小年見狀,古道熱腸哪受得了這個?救人要緊,管不了那麼多了,於是立即上前。

“沒事吧?”

瘦小身影抬頭,看臉竟是個老者。

“扶,扶我一把。”老者的語聲暗啞低沉。

莫小年連忙將他扶起,老者好似傷勢很重,無比艱難地說道,“包袱······不要,不要落入他人手······你一定,一定狗熊先······”

話未說完,老者居然嚥氣了!

這······

莫小年只好先架著他靠在石獅子底座邊上,這才鬆了手。

莫小年看著他背的包袱,是個長條形,有個七八十厘米的樣子。

從撐起的稜角來看,裡頭可能有個長盒子。

他應該是臨死之前將這個包袱臨時委託給我,莫小年心想。

不過,“一定狗熊先”什麼意思?先忍辱負重?

······

太特麼費猜了!

關鍵現在還死人了!

莫小年也沒碰上過這種事兒啊。

既然有臨終遺言,那就先把包袱拿上吧,屍身別亂動。

莫小年解下老者身上的包袱,先行離去。

這包袱還挺有分量,結合老者的身手,莫小年猜測許是刀劍之類。

江湖仇殺?

好嘛,來見個那友三,還惹了一身血腥。

有個念頭閃了閃,要不要去附近的警署報警?

莫小年沒走多遠,居然看到那友三剔著牙晃晃悠悠過來了。

“哎?小年,你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