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說
“沒問題,你就放心吧!”老劉說
“就是時間有點緊,三天夠不?”老孫問道“要不是時間緊,就發給合作商了。”
“沒問題!你要現在給我,我明天就給你送來!”老劉保證道。
“別扯了,這個零件要50套呢,你一晚上可搞不定。”老孫不信
“我儘量,加班加點保證不耽誤你用。”老劉口上保證,心裡想,要不留點餘地?畢竟第一次用新裝置做。
“那行,過來辦一下手續。”老孫說
老劉拿了圖紙和材料,立馬回公司。本來還想再跑幾家,不過既然對方著急要。這可是個表現機會。先拿下這家再說
老劉回到公司,立馬讓小金操作生產。小金手腳麻利,一個小時,搞完了。老劉自已反覆檢查了零件,個個尺寸精準,根本測不出誤差。老劉一合計,不能現在就送去,太嚇人了。乾脆吃過午飯,先去其他客戶那轉轉吧。明天一早再給老孫送去不遲。
這時,上午出去的業務員帶回一個訂單。零件很簡單,但也很難。500根直徑一厘米,長度一米的軸,要求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這種零件在傳統機械加工方式,也是很難加工。或者說很容易加工,但很難達到需要的精度。為啥?
只要是機械加工,一定有互相作用力,長軸撓度大,受一點徑向力,就會彎曲變形,那樣切出來的也就不準了。只能減少徑向壓力,用刀具一點點切削,一步步加工,慢慢接近,甚至需要增加額外的支撐,降低撓度。但即使這樣,也依然會有誤差,只是看能不能接受了。
但有了新裝置,完全不一樣了。粗棒料立好,一次可以做出很多根。根根尺寸精準。這次小金編輯了一下三維圖,直接一次生產十根,一下午就幹完了。
第二天,老劉把零件送去模具廠,老孫一看大喜過望。這零件做的又快又準。這下放心了。緊接著又發了很多加工活過去。
等老劉回到公司,那邊業務員送去的訂單也驚著客戶了。這麼快就送過來了。接著測量尺寸,更是驚喜連連。這批軸的質量遠超任何一次。以前是接受誤差,這次是測不出誤差。用這種軸做的產品,必然噪音小,磨損小,壽命長。客戶非常高興,接著發來大筆訂單要長期合作。
其他業務員的努力也紛紛起效,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很快裝置就滿額了。即使已經讓裝置跑三班倒了,訂單還是完成不了。沒辦法只能篩選訂單,優先價值高的零件。一時間,行業都知道有這麼一個提供高精度加工的廠家,但是很難搶到時間下單,現有的訂單已經排到一個月以後了。
國際上著名的數控機床廠家紛紛想了解裝置的情況,可惜根本找不到機會。生產車間已經被嚴格的隔離開了。除了少量幾個負責生產的人員,其他人根本進不去加工車間。一時間神秘的4號車間,成了一個都市傳說。只要你等的起時間或者願意出高價,4號車間可以滿足你對零件尺寸的一切苛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