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眉頭緊皺,苦思冥想了許久,然而腦海中依舊一片空白,毫無頭緒可言。最終,他無奈地嘆了口氣,決定暫時將這件事情擱置一旁。

隨後,他從身旁拿起一疊厚厚的檔案,裡面裝著關於火星上傳送門的資料資料。這扇傳送門雖然歷經歲月滄桑,顯得頗為陳舊,但它所蘊含的基本原理卻與現代科技並無太大差異——透過將資訊傳送到目的地之後,再重新構建出實體形態。

不過,經過一番仔細研究和對比,趙飛發現這扇古老的傳送門在技術水平方面顯然要遜色於那些來自外星球的先進製造基地。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許多關鍵功能都僅僅是以單獨製作的模組形式存在,彼此之間並未實現有效的整合與協同工作。這種分散式的設計不僅使得整個系統的執行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還增加了維護和升級的難度。

然而,對於趙飛而言,他對傳送門的原理與結構可謂是瞭如指掌。當他凝視著眼前這座古老的傳送門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自信——因為這看似神秘莫測的裝置在他眼中已然變得極為簡單明瞭。

要知道,這個傳送門可不是那種可以隨意設定傳送地點的型別,它只有唯一一個傳送地址,也就是說,每次啟動後都只會將人或物傳送到那個固定的接收端裝置所在之處。這種唯一性雖然限制了其靈活性,但也使得破解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果不其然,憑藉著自已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趙飛很快便在裝置內部發現了隱藏極深的目的地地址。經過一番複雜而精細的操作之後,他成功地將這個地址轉換成了地球上所常用的十進位制形式。令人驚歎的是,這個地址竟然由三個長達 128 位的數字組成!

可別小瞧了這三個龐大的數字,它們實際上代表著目的地在整個宇宙中的精確空間位置。每一個數字都蘊含著無盡的資訊,彷彿是一把解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有了這些關鍵資料,趙飛距離揭開傳送門背後的秘密又近了一大步……

有人問了,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之中,每一顆星球都如同滄海一粟般渺小,但它們並非靜止不動地存在於某一處,而是處於不斷運動和變化的狀態。那麼,如何才能精確地確定這些星球的位置呢?這實際上需要藉助宇宙地圖來實現精準定位。

具體而言,這種定位方式類似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寫信時所填寫的地址,需要從宏觀層面逐步細化到微觀層面。首先要確定所在的星系團,接著是星系,再進一步明確恆星系的位置。如此層層遞進,彷彿剝繭抽絲一般,最終能夠準確定位到目標星球所處的具體方位。

當需要傳遞資訊時,傳送方會先根據目標星球的位置資訊,將其對準相應的恆星,並以廣播的形式向該恆星系內傳送訊號。位於恆星系內部的各個傳送門接收到這個資訊廣播之後,便會迅速判斷是否是針對自身的訊息。一旦確認無誤,傳送門就會透過對應的恆星迴複相關資訊。

這種定位方法不僅可以確保位置的準確性,還能夠有效地減少所需傳輸的資料量。畢竟,如果每次都詳細描述整個星球的座標等大量資料,那將會消耗巨大的資源並且容易出現誤差。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趙飛製造的傳送門之所以不需要依賴宇宙地圖,正是因為在恆星系內部通常採用的都是廣播的方式來傳遞資訊。然而,此次情況卻有所不同,他們不但成功知曉了對面的地址,更幸運的是,同時還獲得了一份珍貴的宇宙地圖——儘管這份地圖已經是萬年以前繪製而成的。但即便如此,它對於瞭解宇宙的整體結構以及各星系、恆星系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仍然具有不可小覷的價值。有了這份古老的地圖作為參考,相信未來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道路上必將邁出更為堅實有力的步伐!

趙飛站在寬敞明亮、科技感十足的控制中心裡,他面前擺放著一臺精密而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