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左右為難 (第1/2頁)
穿成年代文早逝長嫂後她改嫁了 滿地白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娘,你別這麼說,這些年要不是你一直幫著我們,家裡這些孩子哪能全都健健康康的長大,你可是我們家的大功臣,可別說那些走不走的事了。”
“劉琴也不是那個意思,你是知道她的,性子直,沒啥壞心,就是嘴笨,不會說話。”秦山依照慣例和稀泥,做和事佬。
這些年一直夾在媳婦和老孃中間,他的日子也不好過,跟誰一邊都不好,至於站中間,誰有理幫誰,那是完全行不通的,這女人發起火來,完全就沒有任何道理可講,往往很小的事,他一幫佔理的一邊,最後就變成了要趕誰走的大事。
按理來說,他這個年紀的男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主事人,說一不二的那種,可他在外人眼中,卻是個既怕老婆又怕老孃的軟蛋,誰都得罪不起,由此可見他在家中的地位實在是一般。
本來就是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劉琴也沒想因為這個跟老太太翻臉,她雖然看不慣在家裡閒吃閒喝還多嘴多舌的老婆婆,但她確實幫她看大了幾個孩子,關於這點,她無可否認。
這個時候人們對於孝道之類的還是很重視的,特別是一些老人,對此看的很重,基本上把孝道作為評判別人道德好壞的標準。
雖然不講孝道,別人也無法對他們做出什麼具體的傷害,可軟刀子割肉,雖不見血,但磨人啊!這個時候人們對於名聲、鄰里關係之類的東西是很看重的。
誰家名聲要是壞了,是要被孤立的,隱形的壞處更是數不勝數。
劉琴沒打算計較,李春花就更不用說了,她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鬧騰一通,氣一出,事情也就過去了。
端誰的碗吃飯這事,她還是很清楚的。
鄉下日子清苦,上山下地,那多累啊!還是城裡好,她現在好不容易熬出來了,怎麼可能灰溜溜的回去,真回去了,到時候還不知道要怎麼被那些鄉下八婆笑話呢!她可不幹。
最後的結果是秦清癟著嘴去學校了,手裡還拿著李春花偷偷塞給她的早飯錢和糧票,這是她沒鬧起來的重要原因,從小被李老太無腦寵大的她,可不是什麼軟脾氣的人,之所以選擇息事寧人,那當然是好處給到位了,她覺得滿意了。
比起家裡頓頓紅薯稀粥,她還是更喜歡吃國營飯店裡白胖的大饅頭,遇上她奶出手大方的時候,油條也不是買不起,想到油條那外酥裡嫩的口感,油香油香的味道,秦清感覺自己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也就是她有這個待遇了,李春花這人愛財如命,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吝嗇鬼,只進不出,這些年來,能從李春花手裡摳出錢來的,也就是秦清了。
收拾完碗筷,秦溪咬著牙去挑水,她身後還跟了一個小尾巴,是老大秦江。
她扁擔上掛的是小木桶,秦江是大木桶,十六歲的他,長的已經很高大了,如果光看外表,是看不出來他有什麼不對的,但他那明亮純稚的眼神和燦爛的笑容,說話時,天真中帶著些許磕巴的話語,很容易讓人察覺到他的不對勁。
“哥,你知道去哪兒打水嗎?”
“啊...知..知道。”秦江撓撓頭,因為太緊張了,導致他說話有些磕巴。
他小時候沒這毛病的,一歲多一點,說話就很流利清晰了,那時候,秦山劉琴在外說起他,那叫一個驕傲,說話早,還語意流暢,這代表孩子腦瓜子聰明啊!做父母的,說出去有面。
八歲那年生病,不僅燒壞了腦子,說話的時候,一緊張就會磕巴。
“那我考考你,這次挑水你走前面好不好?”說話間,秦溪側了一下身子,把路給他讓了出來。
秦江不好意思的應了一下後,走到了前面。
打水的水井邊有一條兩米多寬的小河,不少婦女帶著孩子在河邊洗衣服,相熟的人三三兩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