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晚上吃晚膳時,汪彤兒越加不適應,不是別的,只是那位大嫂看自己的眼神,就好像看一個吃白食的無賴似的。滿眼都是鄙夷不開心。

可不就是如此嗎?

孔璇剛剛看見汪彤兒帶來的下人就有七個,這七個人單每天的花費得要多少?

最主要的是,還不知道她們要住到什麼時候?

也難怪孔璇擔心,她孃家父親是個窮秀才,因此,她哪有什麼嫁妝?也就沒什麼體己銀子。

家裡的用度都是夫家的產業給維持著,她平常也是省吃儉用的。只是道了京城,要跟那些貴族夫人打交道,難免花費銀子買來時薪的衣服首飾裝門面去交結。

三十六歲的孔璇要不是第一個孩子早夭,也到了做祖母的年紀。

之後,生下華府長子十歲的華濤跟六歲的女兒華鎣。

當初結親時,華聞閣沒嫌棄親家貧窮,原來的華夫人也是見孔璇人老實,模樣清秀是個過會日子的,才答應這門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她哪知道小門小戶出來的大兒媳是個精細且小家子氣呢?

陳嬌嬌穿越過來這兩年,每年也去住過倆三個月,她是為了躲避原主夫君的,心中只顧想著那位老者不在自己面前晃就行。因此也沒多關注孔璇的人品。

正當一家人吃飽喝足,準備去息歇時,華府管家富貴急匆匆進來稟報道:“老爺,大少爺,宮裡的公公手拿聖旨在前廳等候。”

嗯?宮裡的公公拿著聖旨?奇怪!

也難怪華鈺奇怪,他又不是什麼朝中重臣,要是有緊要事理應宣他的頂頭上司吏部尚書才是。

華鈺趕緊起身,對著華聞閣說道:“父親,您先陪著母親去息歇,兒子去接旨後再去看你們。”

華聞閣一聽,應當是皇帝給自己下的聖旨到了。

沒想到皇帝的眼線的訊息還真快,自己剛到家,吃了個晚膳的時間,聖旨就到了。

嗯!不愧是個明君,辦事效率就是高!

他見兒子急匆匆地往前院走去,自己不慌不忙地跟在後面。

只有孔璇著急:公公也太會湊熱鬧,宮裡來的太監找自家夫婿傳達皇帝的旨意,他個老人家跟在後面去幹什麼呢?

汪彤兒跟陳嬌嬌對下眼眸,兩人都看見孔璇臉上顯示出來的不喜。

陳嬌嬌輕咳一聲道:“秦玉,這麼晚,宮裡來人怕是皇上給你家先生的聖旨到了。”

說完,轉頭吩咐站在門外帶來的幾個下人道:“你們趕緊去把行李順出來,明日老爺進宮述職,不能耽擱早朝。”

“是,奴才這就去。”

華聞閣跟陳嬌嬌本來就吩咐他們把行李整理好,早點洗漱息歇。奈何他們第一天到來,怕失了規矩,都站在門外等候主子們的吩咐。聞言,這才離去。

汪彤兒忙接過話頭道:“嗯,皇上對先生很是看中,這次先生重新述職,肯定是大展宏圖,實現自己的抱負了。”

孔璇:“······”

難不成公公是進京做官,而不是來養老的?

陳嬌嬌的倆句話,就好比有人給她響亮的“啪啪”打臉!

父子倆一前一後到了前廳,還沒等華鈺跟手拿聖旨的太監打聲招呼,那位太監卻是越過他,往華聞閣走來,熱情地打聲招呼:“吆!華老先生別來無恙?”

華聞閣一瞧,嘿!是熟人。

是那位蕭老爺身邊的吳知,華聞閣也是等明正帝離京後,方才後知後覺地知道蕭老爺竟然是當今聖上。

那時心中對皇帝便心存好感:是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時間過得真快,想當初自己在朝為官時,皇帝那時還是個七八歲的小童啊!

華聞閣哈哈一笑,對著他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