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一個為臣者,所需要具備的條件當中的一個,便是得要能在皇上面前說話,不說是暢所欲言,但若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

哪怕這個人才能再出眾,那也是枉然。

上朝可不僅僅是要他們聽著的,很多的時候,都是官員說著,皇上聽著。

所以殿試才會有皇上問答的這種習慣。

然而……

明正接下來又問了三個人。

當中就有哥哥汪家輝。

“皇上問完話了,諸位大人可有什麼問題想問?”那邊,吳知接收到了明正帝的意思。

幾位大臣得到皇帝的首肯,他們對秦玉是無比的熟悉。

別看此人年紀輕輕,年前不但獻治瘟疫的藥方子,竟然還親自前往疫情地區的蒙北,可見此人的膽識非比尋常。

加之飾演的那個許仙,嘖嘖,真是靈活靈現······

最主要的,分明可以靠臉吃飯,偏生要靠才華!

戳心啊!

首先便問汪彤兒道:“臣有一問,想問問秦玉。”

“臣亦是。”

“臣想問問秦玉!”

汪彤兒頓時無語······

雖然有些人問的問題很是刁鑽,但是比起來,總比什麼都不問被無視的好。

汪彤兒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回答得滴水不漏,態度更是落落大方。

在他們站著的這一群人裡面,就極為顯眼。

汪彤兒看著,不少大臣問了她問題之後,都忍不住點了點頭,這便是對她的認可。

可是科舉這個事情,他們任何可不算數,得要皇上認可了,那才算是成了

“諸位學子,還請殿外等候。”該問的都已經問完了,今日的殿試,也就結束了。

吳知從殿上走了下來,領著蘇漓等人,往殿外走去。

這是要留時間和地方給皇帝和諸位大臣,讓他們商討出一個結果。

殿試的名次,是當日就能夠知道的。

吳知忍不住掃了汪彤兒一眼,心裡頭清楚,皇上對秦玉很是重視。

吳知在皇帝的身邊站著,看得是清清楚楚,皇帝那讚賞的眼神,一直落在了汪彤兒身上。

這不是重視,又是什麼?

只是聖心難測,對於秦玉此番的名次,究竟如何?他也拿不準主意。

他只是隱隱有一種感覺,似乎皇上迫不及待地想叫秦玉朝為官。

不然,當初在溱州也不會親自出題親自監考她縣試。

這話說起來有些莫名,可吳知就是有著這種古怪的感覺。那就是狀元郎非秦玉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