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從明正帝跟謝玉珩的身上嗅到了久違了熟悉的濃重的官威。

他雖說是京城人士,也曽在京城為官,可是,從沒見過聖顏。

只是,這位謝公子跟記憶中的忠勇候世子模樣很是重合。

當年,謝家世子爺三元及第,在京城曽轟動一時的新聞人物。

但凡京城人士,鮮少有不識謝家世子的。

那日的鬥茶大賽,自己也只是跟他照了一面,沒在意。只顧著欣賞秦家少爺的天籟之聲。

此人說自己是忠勇候府旁親,恐怕沒這麼簡單。

此時的寧知府到哪有心事吃菜聽面前戲臺上的名伶“咿咿呀呀”的唱小曲哦!

他心中‘咯噔’一下,心莫明地慌了起來。

假使這位謝公子就是忠勇候府裡的謝世子,那麼,身旁主位桌子上的那位貴氣凜然蕭老爺是······是何人呢?

此人地位肯定是比謝世子身份來得高貴,不然,也不可能身居主位。

只是,京城裡身居高位的官員自己也大多認識。

此人可是生面孔。

難不成是自己離京幾年,新冒出來的新貴?

也不可能,再是新冒出來的權貴,也不可能逾越過謝世子的地位呀!

謝世子什麼人?

皇帝身邊的能臣,寵臣!

蕭,此人姓蕭!

誒吆!

俺的娘吶!

大周朝的掌權人不就是姓蕭嗎?

寧致遠一秒頓悟,身旁的這位京城來的客商肯定的是最上面的那位——皇帝啊!

誒喲!皇帝駕到······

想到這,寧致遠的屁股如坐針氈,渾身汗如雨下,身子也抖了起來。

自己這些年須說從沒做貪贓枉法的事,可是,自己收取商戶的銀子也是不少的。

特別是每年收取鹽商朱延深不菲的銀子······

眾人哪注意到知府大人此刻的心情如過山車那樣子的此起彼伏,戰戰兢兢。

就好像一下子,心被放進了油鍋裡炸,翻來覆去,宛如湯煎!

汪彤兒很是不自在地坐到謝玉珩對面的紫藤小圈椅子上,

對著明正帝規規矩矩地躬身行禮道:“見過蕭老爺。”

“嗯,秦少爺無須客氣,坐下吧。”明正帝態度說不出來的溫和,還伸出他尊貴的手,指了指下手的位置對汪彤兒說道。

皇帝把汪彤兒關於在海岸設立稅收機構的薦議,跟謝玉珩商榷後,讓他擬了個摺子,快馬加鞭讓專用信使送到京城,交給內閣討議後,擬了可行的章程不日就要實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