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還跟汪彤兒介紹起面前這盤大家都愛吃的年糕來。

“玉兒,你可別小瞧了這盤年糕,平常年前才有,今兒王大娘專程做來犒勞咱們師生幾個的,”華老先生用勺子舀了口湯喝了下去,然後擱下湯勺,繼續道:“這盤炒年糕看似尋常,是用糯米浸泡半日,再去椿打一個時辰,做成年糕後切片,最後放到鍋裡已經滾燙的沙粒上烘烤而成。”

“嗚,好吃。”汪彤兒等不得把嘴裡的年糕吞下去,含糊地點頭。

同桌子的三個師兄一臉驚愕地停下手中的著子,眼眸掃了掃華老先生跟汪彤兒一眼。

想他們來到無為山莊跟先生同桌用膳多年,還是少有的見他邊用膳邊聊天,且是跟一個自己剛來的學生聊天。這就有點讓他們不得不對小師弟另眼相看,咳!不是他們,是先生對小師弟另眼相看。

等吃完午膳,來到書房,書房裡艾草的清爽和香爐裡的沉香繚繞交織,空氣裡有種春雨過後的清香。

汪彤兒把帶來的自己做的課業放到書桌上:“先生,這是學生做的功課。”

“好,你放到這兒,等為師睡午覺後看吧。”

“好咧,學生不打攪您休息,先生再見。”

“嗯。”

只是,“再見”嗬,還是個新名詞。

汪彤兒第一次進華老先生書房就被那高闊的書架撲面而來的震撼,讓她心生嚮往。

除了東面一整牆的書冊,北面也有半架子書,擺得並不是很整齊,瞧著倒像是老先生日常所讀,牆上掛著幾幅書畫,汪彤兒雖說不懂丹青,當也是知道欣賞的,只見畫中高遠深闊,筆勢張揚,極具峻峭之風。

沿著小門踏入裡面,竟是另一片天地,半園的闊間,皆是浩瀚的書冊,滿架滿架的書卷,令人應接不暇,震撼從心頭滾滾而來。

華老先生的書房跟謝玉珩的書房有一拼,只是謝玉珩的書房裡大多數古籍藏書都鎖在書房裡面的暗室裡,自己只偷偷瞅過一眼,暗室的門就被謝玉珩給鎖了起來。

窗下置著一小案,一圈椅,瞧著像是華老先生常坐的。

裡面還放置一榻,是留華老先生午睡或是尋常看書累了息歇的。

因此汪彤兒知道華老先生午睡是睡在書房裡的。

大戶人家的書房估計除了淨房跟浴間,其他設施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