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也是輕柔的。
秀雲從記事起,就知道養她的這對夫婦並不是她的親生父母。
她早在蹣跚學步時便被家裡的奶奶帶到了養父母這裡,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
雖然這兩家都姓一個姓,姓蔣,但是關係八竿子打不著,追溯上幾輩都不在五服之內。
而秀雲從記事起便很快知道了自己的處境,這或許來源於生存的本能。
她最先學會的是怎麼能讓自己挨少點打罵。比如和他們一家上縣裡玩耍時,逢雨天她就會很自覺地為她的養弟蔣小寶撐傘,他在傘的中心,而她被傘緣上漏下的雨水打溼了頭頂,這時養母會在後面難得地誇她一句,說:“秀雲真是懂事,沒有白養。”
她後來還學會了怎麼能讓自己儘可能多的開心一點。
吃不飽飯時就勒緊腰帶,多喝點水,冬天太冷儘可能的待在灶間燒火做飯······
她也曾羨慕過同村小花有一個關心自己的親弟弟,至少家務農活他會幫她分擔一些。
秀雲知道自己並不是蔣小寶親姐姐,養母對她說過,她以後要配給他當老婆,要照顧這個家一輩子。
幼小的她,這才知道奶奶把自己賣給養父母家做童養媳。
這是她第一次聽到有關於老婆這個詞語的解釋。原來作為對方的妻子,就是要日夜不休地像奴婢一樣照顧這個家的。要為家裡的每一個人迭被鋪床,洗衣做飯,生火砍柴,擋傘揹包,在外還要幹活務農,吆喝買賣,讓家裡的人有錢花,有飯吃。
這些事情全都是由老婆來做。
她現在還小,當然幹不了那麼多活,但養母安慰她,長大了就好,長大了就有力氣了。你不僅要幹活,將來還要伺候丈夫,生養孩子。
小秀雲聽到這裡,只是覺得有些恍惚,自己的一輩子原來已經很早就被別人定下來了。至於命運的好不好,全憑藉對方的喜好,自己的想法並不重要。甚至於就是一個物件,有沒有想法也根本不重要,只要擺弄它的人開心順意就行了。
她無法反抗,但是也無法說服自己喜歡上自己的命運,她不想給任何人當老婆,就好像連活著也沒什麼好期盼。
她小小年紀就對往後的日子失去了活著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