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什麼意思,都明白。
於大多數情況下來說,誰當皇帝都沒什麼關係,只要能乾點實事兒。
可之前皇帝分明透露出讓楊肅繼位的意思,由於太子失德,楊肅又的確光風霽月,大家雖覺有礙朝堂穩定,但若大寧真能等來一位德才兼備的仁君,經歷一番風波也未嘗不可。
但這種事總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傅容也算有才能,但他不見得能強過楊肅,在楊肅這番話下,也確實讓人覺得這事兒楊肅憤怒得有道理。
“臣附議王爺,請奏先定案,再議皇子的事.”
工部尚書出列說道。
逐漸有人附議。
殿裡分派明顯。
楊肅透過人群去看皇帝,只見皇帝也在注視著下方,那神色看不出來是惱怒還是怔愣。
他又側首看向凌淵。
凌淵點點頭,轉而衝門外人群裡立著的馮少康使了個眼色。
少康不動聲色地離開,殿裡除去晉王府這一派,無人留意。
傅容望著這情狀,也皺了眉頭。
身後官員湊近他:“怎麼辦?”
傅容瞅了眼他,跟貞安侯對了個眼色,相互都沒有吭聲。
皇帝也沒有吭聲。
他當然不會出聲,原先楊際和楊肅互鬥他就藏在後頭,如今把傅容推了出去,便是他們三方的戰爭,他又慣性地當起了背景。
但傅容的強勢仍是出乎他意料的,在他印象裡,他就是最聽話最乖巧,也得人心的一個孩子。
可是他忘了,當初捉住沈長纓的是傅容,要殺她的也是傅容,他想要那個丫頭,他知道,所以當年他請求他跟凌晏說要給沈瓔指婚的時候,他答應了。
可殺起那丫頭眼皮都不眨的也是傅容!他怎麼會是這樣?他這個當爹的不是這樣,他母親也不是這樣,就是傅家,也沒有這麼狠!他一直也覺得這份殺伐決斷十分難得,可他現在也開始懷疑,當初在通州,傅容是不是當時就知道了前去錢家送信,又被沈瓔救下的人就是楊肅?!畢竟當年說要栽培楊肅在前面衝鋒陷陣的人是他自己,而不是他傅容,他若早有這繼位之心,當初在那情況下殺了楊肅又有什麼不可能呢?皇帝不寒而慄。
頻頻看向傅容那一片十幾個人。
他能殺楊肅,就不見得不會殺他!傅容察覺到,回視過來,恰在這時,卻有太監匆匆到了殿內,跟階下的劉童一說,而後劉音神色一變,快步上到金鑾,跟皇帝耳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