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力。

莫問感受體內翻湧的氣旋,那是內力在匯聚與分散的象徵,由絲成縷,縷繞為團,形成氣海,匯聚在下丹田。

七年苦修,莫問早就實現了當初的願景,再也不用九個小人動作輔助修行,直接靜心打坐就可以運功小周天。

內功武學,由內至外,每時每刻都在滋養莫問的身體,五臟六腑,皮肉筋骨血,現在他的,輕鬆一拳就可以打碎石頭。

“按照父親收集的關於武學境界的資訊來看,我現在應該是守一境。”莫問會心一笑,七年時間,他放棄了學醫,全身心的投入到學武之中,雖沒有進入武館學習,但父親也從旁人口中打聽到了關於武學境界的訊息。

淬體,抱元,守一。

淬體境,是九成武者都要為之奮鬥一生的境界,內功心法珍貴無比,同時又對根骨和悟性要求奇高,絕大多數人窮極一生都無法領悟。

外功武學,注重持之以恆,堅持刻苦,看中錢袋子鼓不鼓,有錢能使鬼推磨,亦能使外功武學大成,由外至內,練出內力。

這類人,無一不是家境豐富、老天照顧,身懷奇緣之屬。

淬體境有五層,皮肉筋骨血,換皮、精肉、強筋、鍛骨、煉血。

上乘的外功武學可以五層同時鍛鍊,齊頭並進,不會壓榨人體氣血潛能,鍛煉出來的體魄強悍無比,可抗衡刀槍劍戟。

中乘外功武學,亦可兩三層修行,但需要輔助秘製藥方,防止氣血虧空,練至大成身體如石頭般堅硬。

下乘外功武學,只能單一修行,而且是需逐層遞進,由皮到肉,最後煉血,方可淬體大成,拳打腳踢就是撓癢癢,力如鬥牛。

豐縣內城幾乎所有的武館,傳授的都是下乘外功武學,什麼鷹爪功、金剛拳、狂風刀法之類。

“當年,幸得天顧,獲得沖虛前輩傳承,否則若想學武,只能像內城武館的學徒那樣,熬煉皮肉,強筋健骨,最後煎熬煉血。”

憑藉內力的滋養,莫問的身體強悍無比,輕而易舉、潛移默化的就完成了淬體境,完全是順帶。

雖說達不到抗衡刀劈槍刺,至少用石頭砸,一點破皮都不會有。

完全不輸中乘外功武學鍛煉出來的效果。

莫歸一想到內城武館的武學,就忍不住唏噓,多少人羨慕的武館,也只是下乘的外功武學,多少學徒耗費一生財力,最後也落得個氣血透支的下場。

“太極神功產生的內力神妙無比,清潤六腑,滋養五臟,讓我直接超過別人一大截,功成守一境。”莫問運功小周天,內力源源不斷在五臟六腑徘徊、滋養鞏固,正如武學境界,抱元守一。

抱元境,煉六腑,即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強化五穀精元的吸收,抱守元氣,固本培元,是為抱元境。

守一境,養五臟,即心、肝、脾、腎、肺,五臟合五行,相生相剋。

肝木藏血以濟心火,心火之熱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肅下降以助腎水,腎水之精以養肝木。

武者在煉化六腑後,就需要養育五臟,化五行相生為太一,守住精氣,就算斷肢也不怕氣血衰敗,故為守一境。

至於之後境界,莫問就不知道了,許是豐縣沒有這等人物,亦或是密不外傳,畢竟絕大多數人都停留在淬體境。

莫問起步就比別人高了不止一籌,太極神功誕生的內力中正平和,源源不絕,七年來,不停的滋養鞏固五臟六腑,而後鍛鍊體魄,讓他直接到達了守一境。

“可惜,還差一點,五臟調和並沒有形成自洽,五行相生還存在缺陷。”莫問感受五臟氣息帶來的一絲閉塞感,他知道自已還沒有守一境大成。

七年來,他每天都要早起,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