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內君,我想可以給劇本加點內容,坂田聯隊作戰不利,後方養病的寺內仁參謀長率隊支援,英勇作戰,奪回聯隊旗.”

周維漢補充道。

“我想這樣就可以讓寺內仁參謀長免去責任,說不定還有意外的驚喜”“呦西,大大滴好.”

寺內勇高興地說道。

周維漢與寺內勇商量好具體細節後,就準備起身離去。

“周君,祝你們大獲全勝.”

寺內勇說道。

“不,寺內君,是我們大獲全勝.”

周維漢指向自己,又指向寺內勇說道。

出了川香樓,周維漢等人多耽擱,就趕忙返回新二團。

剛回到團部,趙剛就找到周維漢說:“老周,旅部發來電報,說是你要找的人已經到旅部了,讓咱們派人去小曹莊炮樓那邊接一下.”

“這麼快就到了?太好了!董江,帶著人去小曹莊炮樓那邊接個人.”

隨後周維漢跟董江描述了一下蔣維平老先生的長相,囑咐的說道:“蔣老先生肯定是由旅部的同志護送過來的,你應該認識,路上注意安全,速去速回.”

“是,團長”“蔣老先生?老周這個人是誰啊?”

趙剛疑惑的問道。

“嘿嘿,這個人你認識,蔣維平老先生,那年在通州遇到咱倆,然後邀請咱們去房山縣石樓村去演講.”

周維漢解釋道。

“真沒想到還能再見面,你怎麼把老先生請來了?該不會請他來幫忙製藥的吧?”

趙剛回憶起往昔歲月,臉上露出笑意。

“老趙,要不說咱倆投脾氣呢,總能想一塊去.”

蔣維平老先生與周維漢、趙剛兩人甚有淵源。

1935年春天,那個時候周維漢、趙剛兩人已經加入組織,奉命到通州一箇中學進行一場抗日宣傳活動,57歲的蔣維平老先生就在場,三人因此結緣,後來將老先生誠摯地請兩人到房山縣石樓村宣傳抗日。

三人雖然年齡相差很多,但是彼此卻聊得十分投機,那段時間裡隨著三人越來越熟絡,也成為蔣維平老先生家中的常客。

蔣維平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老人家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傳奇人物,他是中國近代唯一一位參加過清軍、北洋軍、國軍、八路軍並最後參加授銜的人,堪稱中國軍人的“活化石”。

1938年2月,由宋、鄧率領的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平西,所轄包森支隊進駐heb省房山縣等地。

已經60歲的蔣維平老先生得知這一訊息後,如久旱逢甘雨,高興得晝夜不眠。

他將全家人叫到一起,把自己早就想參加八路軍,為抗日救國出一份力量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家人。

在尋常人看來,蔣維平這樣一個年至花甲的老年人,還想去參軍,實在是天方夜譚。

但是蔣維平對此卻不以為然,作為一箇中國人他願意為抗日獻出自己的一切,而他的做法,也獲得了家人的強烈支援。

就這樣,在1938年2月的一天深夜,蔣維平攜帶自家全部中西藥品、器械,拜別鄉親、離開家鄉。

他一路衝破日偽軍的重重封鎖,終於來到八路軍第四縱隊駐房山縣南窯村包森支隊司令部。

包隊長熱情的接待了蔣維平,然而當蔣維平表明自己要參加八路軍時,包隊長卻有些為難。

他想蔣維平這麼大年紀,怎麼能經得住艱苦的行軍生活呢?於是婉言相勸,讓他回家鄉行醫務農。

宋司令員眼看面前的這位老者,雖然年逾花甲,但目光卻炯炯有神,待問明蔣維平到來的原因後,也被蔣維平這種抗日熱情所感動,最終批准他加入八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