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的融入角色中。

為此,鄧超專門上網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檢視了許多焦慮症病人發病時的表現。期間還看了一部電影《搏擊俱樂部》,這部電影中的主角其實也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類疾病。

看完了《搏擊俱樂部》,鄧超知道今晚肯定不能睡覺了。因為明天要想把戲演好,必須要從精神狀態方面去扮演。

這就涉及到了表演的不同派別。第一種是“體驗派”對錶演的要求就是:從自我出發,生活在角色的情境裡。第二種是“表現派”不強調從自我出發,而是強調在內心中先構建出一個“角色的形象”,強調模仿。

鄧超沒有學過表演,又沒有真正的精神病,所以就只能去模仿,只能走“表現派”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