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奧庫。

斯隆藝高人膽大,擺出了一套個頭偏小的陣容,看樣子是打算透過防守輪轉來限制羅傑投三分球。

兩隊主教練都採用了首發跟替補相互穿插的輪換方式,不敢派全替補應戰。

爵士進攻。

德隆將球帶過半場,傳給弧頂哈普林。

哈普林身高2米01,體重105公斤。

年輕時候的哈普林是爵士的核心球員,能突擅投,打法強硬,巔峰賽季有過場均17.6分6.6籃板1.7助攻1搶斷的資料,投籃命中率超過50%,三分球命中率41.3%。

不過哈普林如今已經33歲,常年飽受膝蓋傷勢困擾,臨近退役。

斯隆讓他上的最大目的是為了加強投射,經驗豐富的他更適合擔任中轉站的角色。

哈普林嘗試面框突破沒有成功,運一步將球給到內線奧庫。

奧庫低位接球,背身靠住阿姆斯特朗強行轉身,右手高拋打板命中。

32比25。

在身體天賦佔優的情況下,奧庫低位單打成功率不俗,阿姆斯特朗對上他的確落了下風。

黃蜂進攻,丹尼爾斯快步推進到前場。

中路打擋拆後突破,回頭望月將球傳給羅傑。

與此同時,巴特勒立馬上前一步,給羅傑做了個無球掩護。

這樣一來,換防羅傑的爵士球員就從布魯爾變成了CJ-邁爾斯。

邁爾斯是典型的三分投手,本賽季場均9.1分,相比進攻,他的防守只能用非常一般來形容。

別看邁爾斯1米98的身高跟羅傑相同,但無論爆發力、速度還是靈活性都照羅傑差得遠了。

羅傑打手勢示意要個人單打。

黃蜂球員迅速向四周散開。

邁爾斯對羅傑的三分球很有防備,整個人完全貼上來。

一邊伸手掏球,一邊噴著垃圾話:“你休想在我頭上投進三分球,我看過很多關於你的比賽影片,對你的進攻技術瞭如指掌!”

“是嗎?那就試試看。”羅傑笑著向後退去。

“砰!”

“砰!”

連續的胯下運球調整節奏。

在邁爾斯又一次向前伸手,試圖掏球的瞬間,羅傑忽然爆發加速走左路過人成功。

邁爾斯下意識轉身回追,雖然理智告訴他,突破只是個幌子,他不應該追的太深。

但大腦在短時間內很難做出反應,邁爾斯還是上當了。

羅傑突一步迅速回拉,後撤步收球回到三分線外。

籃球脫離指尖後高速旋轉,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唰!”

應聲入網!

35比25。

進球后的羅傑嘴裡叼著牙套,高舉手臂豎起三根手指,衝著邁爾斯就是一陣搖頭晃腦:“防的不錯,再接再厲,你差一點就防住我了。”

“差你大爺...”

邁爾斯忍不住想爆粗口。

前腳剛裝完逼,後腳就被羅傑三分打臉。

這是他之前從未遇到過的。

假突破接後撤步三分!

這招到底誰能防啊?

邁爾斯毫不懷疑,就算他臂展再長10公分,這種球他也依然蓋不到。

直到這一刻邁爾斯才明白,布魯爾為什麼每次下場都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換了誰跟羅傑對位,恐怕都會鬱悶。

防守這樣的球員,簡直就是地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