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輸給馬刺,引起了球迷們的劇烈討論,對快船本身卻沒有造成太多影響。

調整好心態,快船很快就回到了開局初期的贏球軌跡。

在接下來幾場比賽中,先後戰勝黃蜂和雄鹿兩支弱旅,進一步鞏固了聯盟第一的排名。

與昔日老東家新奧爾良黃蜂的較量,羅傑連一丁點壓力都沒感受到。

隨著黃蜂隊最後一塊遮羞布克里斯·保羅被管理層交易離隊,如今這支黃蜂正式進入了半重建狀態。

當家球星是此前剛剛從火箭交易來的凱文·馬丁,放開了打,有場均20+的水平。

奈何在羅傑眼裡,馬丁這種級別的球星還差點意思。

這場比賽,羅傑23投12中,三分球14中8,罰球4中4,得到36分3籃板5助攻2搶斷2蓋帽,用一份攻防兩端填滿資料欄的表現統治比賽。

馬丁則手感全無,16次出手僅命中4球,加上罰球得到11分3籃板2助攻,還出現4次失誤。

十多場比賽過去,羅傑在助攻榜上的排名開始下滑,但與之相對的,便是得分資料的一路攀升。

連續多場比賽砍下30+,讓羅傑不知不覺間重回賽季得分榜首位,先後超過詹姆斯、杜蘭特和科比三位球星。

直到這個時候,球迷才醒悟,羅傑可是上賽季的聯盟得分王啊!

組織進攻變得越發嫻熟,不代表他的個人得分會出現下滑。

正處於生涯黃金年齡的羅傑,狀態正值巔峰,聯盟正式進入了被羅傑統治的時代。

最重要的是,羅傑不僅得分爆炸力強,進攻效率還高得驚人。

作為一名以投射為主的外線球星,羅傑幾乎很少在比賽中發揮失常。

無論面對普通球員還是最佳防守陣容級的尖刀,羅傑總有辦法將命中率穩定在50%左右。

命中率低於45%,在羅傑身上都屬於發揮失常。

原本各支球隊防守羅傑時,還能透過包夾來儘量限制羅傑。

可隨著這賽季羅傑傳球能力提升上去,各支球隊對羅傑進行包夾時,就會被快船其他人找到更好的得分機會。

當羅傑能在得分和助攻兩種形態間自由切換,進攻威脅無疑得到了巨大提升。

這其中絕大部分功勞要歸功於系統。

沒有系統提供的天賦和徽章,羅傑就算再怎麼努力,也難以成長到現在這個地步。

當然,就算有系統,羅傑私下裡付出過的努力和汗水同樣不比其他球星少。

系統給予了他不弱於天才球員的潛力和上限,而真正讓羅傑在聯盟站穩腳跟的,還是他一步一個腳印的付出。

…………

11月22日,快船做客芝加哥挑戰公牛。

這是東部除熱火外,最有希望闖進總決賽的球隊,在主教練湯姆·錫伯杜的調教下,防守效率高居聯盟第一。

正因如此,快船VS公牛隊的比賽,兩隊球員的身體對抗非常激烈,每次陣地戰得分都顯得尤為困難,分差遠低於賽季平均水準。

這賽季公牛在陣容上進行了幾筆補強,最明顯的便是引進了前活塞五虎之一的理查德·漢密爾頓。

上賽季,漢密爾頓場均14.1分2.3籃板3.1助攻,無論實力還是經驗,都能給公牛帶來幫助。

迎戰快船之前,公牛隊戰績11勝2負,在東部比熱火排名還高,位列東部第一。

而這場比賽,公牛十分想要贏下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戰勝衛冕冠軍快船,已經成了檢驗一支球隊是否有衝擊總冠軍實力的硬性標準。

去年東決慘遭熱火三巨頭淘汰的公牛,顯然不甘心止步於此,卯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