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糾纏,頷首退出籬笆外,目光最後投在管殷身上片刻,又隨著轉身的步伐一起堅決的挪開。
“相公之前便給過這姑娘錢,如今又來尋……夫人掙錢也不容易。”
三恆知道這些話原本不該自己來說,可依舊是沒來由的心疼自家夫人。跟著相公過苦日子也就罷了,如今還要接濟旁人家的姑娘。
“更何況,既是真愛,那男子就該為她贖身,而不是靠著她……”三恆欲言又止,明知自己的話已經逾越,卻還是希望自家相公能夠清醒一點。
管殷當然是清醒的。
只是天下負心人雖多,總有那一兩個真情實意的痴兒。萬一這姑娘真的遇上,自己如今差的這幾紋銀子,或許就毀了人家一輩子——這就像是一場風險投資,投對了,錢情兩收。
又或者這個男的稍微有些良心,將來得中,不娶教坊姑娘,也能讓後者一輩子衣食無憂,嫁個尋常人家,也不用賣藝看旁人的臉色生活。
可怕就怕,這天下負心人最多。負了心還有身邊人,損了錢尚且能賺的回,這都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丟了這本就被錦衣玉食的人視如草芥的命,卻是自己的一輩子。
“等夫人回來,我同她想上一想。如今家中本就不富裕,這錢,我們也給不了多少。”以原身的善良,這錢十有八九是會給出去的。
管殷坐下來,又在想一個見了那麼多負心人,筆下又沒少寫了負心人的姑娘,在這個時候又是不是該勸自己的好友清醒下來?
“那是讀書人,你叫她怎麼不愛?”劉姣安看過信的第一句話便如同一道驚雷刺穿了管殷的渾身上下。
是啊,讀書人。即便是自己的同事,在首都那樣的大城市,也會告訴孩子們“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對於一個教坊姑娘來說,身邊有個讀書人,就算當不了官,將來生個讀書人,那就成了一輩子的事。
是啊,讀書人!也難怪‘負心多是讀書人’,多少人給予了厚望,於是不顧後果的寄予,終於造就了一些原本就迷茫的人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自然也就成了“負心人”。
辜負的不只是對方的心,從選擇讓一個姑娘耽於愛情,讓自己沉淪於這樣的“仰慕”的時候,就已經負了自己一顆讀書報國的心!“又不止……”不止讀書一條道。可是作為一個歷史老師,管殷忽然發現自己無論是在學生面前,還是這個時代面前,都說不出這句話。
“當然不止這一條路,也不止這一個人,可你不給她就要用別的方式來給上這個錢,不是麼?”
劉姣安很聰明,任何事情都想的很通透。這一下便解開了管殷所有的問題,解開了為什麼聰明的原身無休止的一次次把錢借給這位故友的原因。
一個教坊姑娘,心知自己的一輩子無非就是這樣了。見了那麼多風月事,不至於傻到真得相信一個男人的花言巧語——可是一輩子無非就這樣了,總得為自己的身心尋找一個虛無縹緲的依靠。
“給她罷,我去取給你。”
管殷的內心還在為了劉姣安的話和原身的作為震撼,劉姣安就已經用一塊邊角的布包好了錢遞到了前者手中:“你當時同我說過她的事,姑娘家哪一個又容易了?”
這一小包錢終於還是送到了那個衣著怪異的姑娘手裡,管殷忍不住想要提醒前者衣衫露出的端倪,還是劉姣安意識到管殷身份的不合適,先一步開言。
劉姣安真得很聰明。管殷為了這一方天地困住這樣的女子感到不公。
“好了,這錢也給了,要你家姑娘好生善用。”
“有了錢,就切莫要再委屈了自己。”劉姣安又額外拿出了些許銅板,不值錢,卻能夠吃上一頓熱飯,“你也看得出,我們這家裡也沒有什麼地方,便不留你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