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開了箱子,只見箱子裡堆得滿滿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李小暖彎腰掂起件木刻的猴子,仔細看著,古蕭的眼光極好,買來的泥人、木刻石雕、各色銅製茶壺茶碗,都極有靈性。

冬末興致勃勃的一樣樣取著東西,不大會兒,就擺滿了廊簷下的矮几,又放到了地上,李小暖笑著止住了她,

“好了,這麼兩大箱子,要是都取出來,這院子可就沒空地兒了,先關了箱子,有空的時候再慢慢理吧。”

冬末笑著指揮著幾個小丫頭將取出來的東西拿進屋裡,關了箱子,叫了兩個粗使婆子將箱子抬進了耳屋。

李小暖坐到東廂榻上,不時往窗戶看著,過了沒多大會兒,蘭初匆匆進了院子,掀簾進了東廂,曲膝請了安,李小暖示意她坐到榻上,冬末也湊了過來,蘭初低聲說道:

“大小姐和二小姐都是兩個箱子,大小姐的兩個箱子一大一小,大得和咱們院子裡的箱子差不多大,小的只有大的一半大,聽珍珠姐姐說,大箱子裡頭是大小姐讓少爺買的各色銀燭臺、銀掛鉤什麼的。”

蘭初抿嘴笑了起來,

“必定是大小姐給自己買的嫁妝了,二小姐是兩隻小箱子,我去的時候,二小姐正看著人開箱子取東西呢,都是些木刻啊、整套的銅茶壺啊什麼的。”

李小暖慢慢舒了口氣,苦笑著看著冬末說道:

“那些沒用的東西,買幾個是那個意思就是了,買那麼幾箱子有什麼用的?淨招人……”

李小暖頓回了後面的話,苦惱的看著堆了半榻的小玩意兒,這古蕭,總是好心辦壞事,那年撲到湖裡救她,害得她病了一場,直提心吊膽了小半年,今天又弄了這麼兩個大箱子過來,若是和大姐姐、二姐姐一樣也就罷了,這樣明擺著的區別,若是夫人想得多了……唉,眼看著過了年自己就十歲了,古蕭也十二歲了,他和她畢竟不是嫡親的兄妹,再過兩年,古蕭也該議親了……

李小暖怔怔的出了神。

過了年,又是元宵燈節,古蕭興奮著,早幾天就求了李老夫人,得了准許,元宵節那天,早早吃了晚飯,和古云姍、古云歡一起,在孫嬤嬤和幾個老成嬤嬤的陪侍下,上了船,順著河流往鎮上緩緩行去。

古蕭等人出去鎮上看燈,李老夫人看著四人出了院子,也無心去看下人放煙火,打發周夫人回去,就轉進後面小佛堂做晚課去了。

周夫人帶著丫頭婆子回到澄心院,歪在榻上,吩咐周嬤嬤取了繡坊送過來的古云姍的嫁妝繡品單子,和周嬤嬤一樣樣商量著。

周嬤嬤笑著說道:

“……這些簾子、帷幔、桌帷、椅靠,每樣都讓繡坊繡了四季花色,本來,還要到金銀鋪子裡配著打些新鮮花樣的金銀帷幔鉤子,昨兒大小姐差人說,新鮮的銀鉤子、燭臺之類,已經讓少爺從南邊買了一大箱子回來,算著銀的就不用再打了。”

周夫人滿意的點著頭,微笑起來,

“雲姍這丫頭,從小就知道替我操著心,要是蕭兒也象他姐姐這樣,我得少煩惱多少去?!”

周夫人說到最後,感傷起來,周嬤嬤小心的打量著周夫人的臉色,陪著笑說道:

“少爺可是一天比一天出息!前兒聽說,過了年就能開筆做文章了,少爺過了年,也才十二歲,多少難得!少爺這樣聰明,也不過明年後年,就能給夫人拿個解元回來了!”

周夫人臉上露出喜色來,周嬤嬤看著周夫人,也跟著笑容滿面起來,輕輕拍了下大腿,接著說道:

“大姑爺也是個少年有才的,已經是中瞭解元了,少爺這樣的聰明才華,日後必定能連中三元,青出於藍!姑爺若是也能連中三元,夫人可是要合不攏嘴了!這樣父子、女婿都金榜題名的,可是前也沒有、後頭也難有的!